延伸至崛起道路的思考,主要在於三個背景,一是現實事件的判讀和反射,美國航母事件和美國連串行動,到底應如何應對;二是之前的國際金融危機,令中國政經影響力有較大提升;三是中國經濟崛起事實上已階段性完成,已成為經濟大國,正向經濟強國開步。
新加坡《聯合早報》則刊出中國國際問題學者儲昭根的文章稱,中國如果放棄韜光養晦,會自損利益。實際上,最先炒作黃海是“中國最碰不得的地方”,一旦華盛頓號航母進入黃海就像“手掌心一樣察看中國主要海軍基地和戰鬥力”的,是日本《行政調查新聞》和韓國《每日經濟新聞》。美國對華偵測已不是什麼稀奇的事。明白人應該清楚的是,中美兩強相爭,最後得利的只能是他人。
文章指出,應該說,美國深陷阿富汗和伊拉克戰爭,而新挑戰層出不窮,讓這個世界霸主頭痛不已,尋求中國合作是美國眼巴巴的事。美國現在無力也不可能尋求與中國激烈對抗。從這一點說,美韓軍演只是“天安”號事件後一種本能的“條件反射”,絕對不可能以此為“借口”在東北亞大打一仗。因此,對中國種種威脅也是子虛烏有,純屬庸人自擾。
文章表示,當然,可能有些人想趁美國“虛弱之機”,對美實施干擾、打擊,這種逞勇鬥狠將可能是最嚴重的失誤。美國畢竟是當今世界唯一超級大國,盟友遍世界。中國現在所需要“韜光養晦”,當然只能是對美國而言。如果強硬對抗,是什麼也得不到,帶來的只有戰略被動,更遑論有所作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