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人民日報:樓市調控政策預期效果遠未達到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8-16 10:45:07  


  中評社北京8月16日電/《人民日報》日前刊登於猛的文章《堅持樓市調控不動搖》,指出一些所謂的退房潮、違約潮、離婚潮等誇大其詞的炒作,包括此次炒作成交量“暴漲”,目的只有一個——干擾調控,誤導預期,獲取暴利。全文如下:

  近日,有報道稱,相比6月份,7月份北京、上海等地樓市成交量“暴漲”,房地產市場又進入“上升拐點”,“史上最嚴厲”的樓市調控成了“百日維新”。

  事實果真如此嗎?仔細查看相關資料,發現這是一個刻意隱瞞真實情況的“暴漲”。以北京為例,北京市房地產交易管理網公布的商品房成交量數據顯示,7月北京期房住宅成交總量為4950套,環比6月上漲16.7%。與6月份相比成交量增加不假,但6月份成交量的基數特別低,並且7月份的成交量與調控前3月份的成交量相比仍相差很多。進一步對比數據發現,雖然成交量有所上升,但均價低於15000元/平方米的低價盤是成交量的主要來源,這其中,部分遠郊區項目低價熱銷的樓盤又是主要貢獻者。另一方面,成交價格下調明顯開始加速,7月份北京商品房成交均價為21140元/平方米,環比6月下調了5.2%。很明顯,對於一個月的成交量上揚,不宜過度誇大,據此來判斷“拐點”來臨更是沒有任何依據。

  其他城市成交量的“暴漲”,原因也大致如此。那麼,究竟是誰在刻意遺漏重要信息,製造恐慌,牽強附會地得出房價將“再次高燒”的結論,企圖推動更多人恐慌性購房?這其中傳遞的信息讓人不得不提高警惕。

  誰最樂意聽到這些“暴漲”的消息?一旦成交量回升,開發商就可以借機漲價推盤、投機客就可以借機拋盤出貨。事實上,此次調控以來,一些所謂的退房潮、違約潮、離婚潮等誇大其詞的炒作,包括此次炒作成交量“暴漲”,目的只有一個——干擾調控,誤導預期,獲取暴利。

  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表明,6月份70個大中城市房價環比下降0.1%,這是近15個月來房價首次下降,7月份房價環比則與6月持平。從整體看,目前房價基本處於盤整回落態勢,但仍處於不合理的高位;從地區看,“少數重點城市”的房價仍在高位徘徊,部分二三線城市仍在上漲,遠遠脫離了居民收入水平。可以說,政策的預期效果還遠未達到。房價一旦出現反彈,則未來市場的泡沫化程度無疑會進一步加劇。

  同時,我們也看到,各地各部門認真落實新“國十條”,對遏制房價過快上漲正發揮著積極的作用。一旦某城市出台了諸如限制三套房購買等政策,本地樓市交易量會立即減少,這說明過度投機的需求正在被擠出市場。來自國土部的數據表明,今年上半年,全國31個省(區、市)土地供應總量為17.9萬公頃,同比增加65.1%。其中房地產開發用地接近成倍增長,占總量的37.4%,各地保障房建設也在積極推進中。

  對相關部門和地方政府來說,當前應堅持房地產市場宏觀調控政策不動搖,堅持加大政府對中低收入群眾住房保障的力度不動搖,多渠道解決廣大群眾最為關心的住房問題。


    相關專題: 政府重拳調控 樓市走向何方?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