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王緝思:中美重大戰略較量難以避免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8-09 15:59:45  


 
  實力拉近,認知差距卻拉大

  綜合來看,數年來國際格局和中美的實力對比相對發生了較大變化,但是,美國仍然在是否、又該如何承認中國崛起問題上游移不決。

  2003年,中美兩國GDP分別為1.4萬億和10.9萬億美元,中國GDP只有美國的1/8多一點。當時國內普遍擔心美國的戰略擴張勢頭和建立單極世界的圖謀。2009年,中國GDP高達5萬億美元,占美國14萬億美元的1/3以上。美國GDP在世界經濟總量中所占比重,從2003年的29%降低到現在的23%左右。中國軍事力量迅速增強的趨勢令人矚目。無論如何解讀數字,中美兩國硬實力迅速接近,是不爭之事實。國際金融危機以來,西方整體實力和影響下降,新興國家在世界舞台上的作用日益突出。在全球治理機制的結構性轉型中,中國逐漸進入權力中心。

  兩國實力相對拉近,但輿論反映的認知差距卻在拉大。針對西方的“中國威脅論”,胡錦濤主席和溫家寶總理分別於2003年12月和11月闡述了中國的和平崛起道路,受到美國輿論的關注與歡迎。當年美國學界關於中國的評論相對公允,普遍認為中國的長遠走向是融入西方主導的國際秩序。然而今天美國輿論界除了繼續散布“中國威脅論”之外,又出現了“中國傲慢論”,對於中國國內政治和對外關係的負面報道明顯增多。諸多評論家認為中國強大之後終將同美國分庭抗禮。在中國方面,以《貨幣戰爭》、《中國不高興》、《中國夢》等書籍為代表,輿論風向也有明顯變化。褒揚“中國模式”、批判美國模式和“普世價值觀”、抵制美國政治文化影響、取代美國成為第一軍事強國的觀點日益上揚。質疑“韜光養晦”外交思想等論調,在國內媒體中屢見不鮮。

  中國掌握主動還需要時間
   
  不可否認,同2003年相比,今天中美務實合作的廣度和深度確實得到了發展,尤其是在教育、衛生、環保、能源、金融等領域,存在著廣泛的、不斷擴大的共同利益。

  然而,綜合而論,在中美兩國國內政治、實力消長與國際地位均發生變化的新形勢下,兩國之間的戰略關係框架正面臨重大調整。隨著自身實力的迅速上升,在維持對美關係基本穩定的前提下,中國將要求在上述一系列重大問題上抬高政策底線,改變現狀,爭取主動。在中美博弈中,中方控球的時間更長了,而球越來越頻繁地踢到了美國那半場上去。

  可是關鍵問題是,當前中美關係的症結恰恰在於,在中國越來越強烈地說“不”的重大戰略與安全問題上,美國並沒有改弦更張的意圖和跡象。而美國不改弦更張,中美關係就難以維持穩定。

  美國政治主流並未承認美國實力地位正在衰落,不承認西方在國際道義、發展模式等方面存在根本缺陷,反而宣稱奧巴馬上台後美國的對外關係和國際形象得到改善。雙方在重大國際問題上的認知差距在擴大而不是在縮小。美國戰略家仍在中國對外關係和國內問題上發現“軟肋”,並試圖加以利用,其中最為明顯的是利用周邊國家對中國的疑懼心理,在戰略上“重返亞洲”。

  還應當看到,美國對華戰略的改弦更張將是一個很長的過程。而中國實力地位的提高並不能迅速轉化為對美關係中的主動權和政策杠杆。因此,未來兩國之間的戰略合作空間將受到擠壓,重大較量將難以避免。也許只有在經歷一場或幾場重大較量之後,雙方才能摸索出若干新的政策底線,構建一個更為穩定的戰略關係框架。

  改革開放以來的實踐證明,中國國內的穩定和發展是中美關係穩定和發展的前提。把國內的事情做得更好,才能把對美關係處理得更好。當前,涉及對美關係的決策部門越來越多,外交、國防、維穩、外貿、金融、能源、涉台、宣傳等部門的相互協調並在重大政策性問題上同中央保持一致,是穩定對美關係的關鍵。  

  (作者簡介:王緝思,1993年起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所長,2001年5月起兼任中共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所所長,2005年起任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院長。兼任中華美國學會會長,中國改革開放論壇副理事長,中國國際關係學會副會長等。被業界稱做“中國知名智囊人士”、“中國最具影響力的美國觀察家”、“鑽進白宮心臟的中國行者”。)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