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 
中評社論壇:大台中可借两岸崛起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8-15 00:12:11  


 
  呂宗麟:合併後餅沒有變大

  我曾經看過合併之後合理稅收應該是在1100億,現在台中縣有420億、

  台中市326億,不含“中央”一般性跟企劃性補助;可是改制之後合併支出增加203億,因為編制多出9401員額、人事費增加85億、社福如老農津貼、業務擴張等;負債方面合併計約580億。這樣子的結果,我不曉得依照統籌分配款可以增加多少補助,我覺得支應上述支出應該要百億。所以餅沒有變大,只是分母變多;雖然有增多預算,可是難以支付合併後的支出。

  市長要有大格局

  大台中市未來的發展,成敗關鍵是大台中市長的格局;格局要大不只是具有魅力型領袖的特質,重要的是不要考慮任期,視野要大、胸襟要好、氣度要夠,最重要是要有務實的執行力,個人覺得台中水湳經貿園區根本不大,假如你看過新加坡的世貿中心你會看不出台中市的格局有何特色;兩條捷運能代表台中市未來交通發展嗎?絕對不可能!只憑兩條捷運的結局會像高雄捷運一樣,而這所謂格局是具有長期規劃與執行的能力與魄力。

  廖舜右:突顯台中的獨特性才是關鍵

  綜合各位意見之後,我還是回到討論大台中未來在兩岸經貿怎麼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未來可能人變多、地變大,可是這些都不是台中在未來可以扮演角色的關鍵因素。人口還是不比其他區域多,行政範圍也還有更大的,比大比多永遠比不完,重點在於凸顯台中的特殊性、獨特性;不管是在政治的層次上,或是在產業的結構上面,甚至是人文素養方面,這方面不強調,只是在純然強調人多地大,大台中就會因此獲得重視或關注,這樣邏輯上過於牽強。所以發長或培養獨特性,才是台中區域未來不管是對內部或外部關係的關鍵因素。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與海峽兩岸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