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監管層警告房貸風險 部分開發商資金鏈緊張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8-01 16:29:10  


 
  事實上,此前各家銀行均已按照監管部門要求進行壓力測試,各行測試結果似乎表明,房價下跌30%不會對銀行信貸質量帶來實質性威脅。

  交行房貸壓力測試表明,在房價下跌30%的情況下,開發貸款不良率增加1.2個百分點,個人按揭不良率提高0.9個百分點;工行則宣稱,即便考慮地方融資平台因素,房價下跌35%,也在工行可承受範圍內。

  但也有業內人士認為,信貸風險不僅表現在金融機構個體,更要警惕金融系統性風險。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巴曙松就提醒,信貸風險可能並不是呈線性的,在房價下跌到某個拐點以後,壞賬率可能會有大幅提高。

  銀監會在發布的2009年年報中曾指出,房地產行業貸款風險隱患上升。隨著房地產市場不確定性逐步增加,2010年個人住房按揭貸款中的不審慎行為可能加劇,房地產開發貸款的風險鏈條效應或將重現,信用風險隱患可能上升。

  趙慶明表示,衡量房地產貸款的風險,不僅僅局限於房地產行業,還包括鋼鐵、水泥等相關行業的隱含風險,以及以土地收入為擔保的地方融資平台貸款、土地儲備貸款等信貸風險。這可能就是監管部門所指的“風險鏈條效應”。

  然而受訪專家亦表示,與歐美國家相比,中國住房信貸比重仍然處於一個相對較低的水平,加上中國銀行業近年不斷提高撥備覆蓋率等監管指標,抗風險能力大大增強。中國房地產信貸總體風險可控。

  海通證券金融業分析師佘閔華表示,房地產關注類貸款的增加有銀行主觀因素,近幾個月房地產調控新政策對市場影響較大,致使銀行有一批貸款被重新分類,這是正常的。由於地方融資平台和房地產貸款風險不會馬上暴露,下半年銀行的不良貸款餘額可能會有上升,但不良率不會有明顯上升。

  趙慶明認為,中國房地產相關貸款占我國貸款總額不到30%,其中房地產開發貸款餘額不到3萬億元,跟超過40萬億元的信貸資產總量相比,比例仍較低,總體風險仍屬可控。

  上海銀監局披露的測試結果顯示,在重度壓力(房價下跌30%)下,主要中外資銀行全部貸款不良率將從1.04%升至1.41%,預計損失增加約50億元,占銀行2009年稅前利潤的8%,在銀行可承受範圍內。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