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廢畫三千都是寶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7-31 00:02:41  


  中評社北京7月31日電/光明網刊載作者王萬然的文章說,著名畫家李可染先生在談山水畫中說:“我有一顆圖章,叫做‘廢畫三千’,就是鼓勵自己不要怕畫壞的意思。”他指出,怕畫壞是沒有出息的。只要用心畫,畫壞了沒關係。因為怕畫壞,就墨守成規,不敢突破,總在自己的圈子裡轉,這是一種惰性的表現,是很難進步的。他告訴我們,要敢於承受失敗、敢於承認失敗,那才有成就的可能。如果我們總是害怕失敗,不敢面對失敗,就會停滯不前。吳冠中先生也是敢於承認失敗的人,他撕掉、燒掉了不少自己認為不滿意的作品。他之所以毀掉自己的作品,是擔心有人把這些“廢畫”當成寶貝。而事實上,名家的廢畫都是寶貝。 

  書法和水墨畫不比文學作品和油畫,一旦出現敗筆,就很難修復,因此就有“廢畫三千”,而文學作品和油畫不同,寫壞了、畫壞了,可以修改,因而不少人花費在修改上的時間不少。我們長期強調要反覆推敲,以求達到完美的效果,但是,文學作品又不像書畫作品,一篇作品發表了,就不能重複使用,連同題材或同體裁的都不能寫,而書畫作品的內容和形式都可以重複書、畫,一個極其相似的“壽”字、“虎”字,寫一百次都能賣出好價錢,尤其是名家。 

  所以,著名作家高曉聲對出道不久的葉兆言說的話很有啟發。據葉兆言先生回憶:“方之說,小兆言的這篇小說肯定發不了,能不能想個辦法,讓他改一改。高曉聲板著臉,說改什麼,就這樣,要寫,不如再寫一篇別的。有一段時候,我成天被退稿,覺得很丟臉,垂頭喪氣。高曉聲說,別投稿了,放抽屜裡,有一天你寫好了,這些玩意都能發表。”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