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廣州市委副書記:“推普廢粵”根本不存在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7-20 14:31:14  


  中評社北京7月20日電/針對近段時間有市民就“保護粵語”問題進行議論一事,廣州市委副書記蘇志佳昨天接受媒體專訪表示,他們的聲音反映了市民對廣州、對嶺南文化的熱愛,同時,個別人所說的“推普廢粵”的情況並不存在。市委、市政府從來就不曾有過“廢除粵語”、“弱化粵語”的想法,而且認為,在建設國家中心城市以及弘揚嶺南文化的過程中,推廣普通話與保護方言不但沒有矛盾,而且還可以相得益彰。

  廣州日報報道,蘇志佳指出,眾所周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確立了普通話和規範漢字的“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法定地位,並規定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採取措施,推廣普通話和推行規範漢字。我國是多民族、多語言、多方言的人口大國,推廣普及普通話有利於增進各民族各地區的交流,有利於維護國家統一,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我們要正確處理普通話與漢語方言的關係,堅持社會語言生活主體化與多樣化相結合的原則。一方面使公民普遍具備普通話應用能力,另一方面尊重方言的使用價值和文化價值。推廣普通話不是消滅方言,是使公民在使用方言的同時也掌握國家通用語言,並在正式場合和公共交際場合自覺使用普通話。

  蘇志佳指出,粵語作為嶺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嶺南戲曲、音樂、飲食等息息相關,不僅不存在“廢粵”的可能,而且對於本土優秀文化的保護和弘揚向來是黨委和政府的重要工作內容。推廣普通話與保留、保護粵語並不矛盾。解放思想、改革開放更是廣東文化最鮮明的時代特征和最突出的地域優勢。

  蘇志佳表示,近年來,廣州經濟社會迅猛發展,外來人口在總人口當中所占比例逐年提升,其中不少人在廣州定居,成為“新客家人”。而隨著我市中小學教育的普及與居民教育程度的提高,目前大部分廣州人都能通曉普通話。普通話和粵語並用,在不同場合使用不同語言,已經成為廣州人的生活方式。與此同時,具有鮮明地方特色的報刊粵語欄目以及粵語電視節目,都具有較高的閱讀率與收視率。外地人積極學說粵語,本地人用普通話對外交流,在這個城市當中已經成為常態。

  蘇志佳說,我是個土生土長的廣州人,一直在廣州生活、學習和工作,我既熱愛粵語,也從小就學講普通話。這有助於我更好地學習中華文化。我希望市民這次對“保護粵語”的討論能夠使大家更加熱愛我們的祖國,熱愛我們的城市,熱愛普通話,熱愛粵語。

  據記者了解,近日廣州電視台對市政協提案委員會《關於廣州電視台綜合頻道應增加普通話節目播出時段的建議》作出答覆,表示該台目前自辦的各頻道節目,普通話和粵語兼容,這種播出的現狀有廣州這座城市歷史形成的原因以及現實發展的需要,並沒有變動的考慮。

  廣州電視台表示,要繼續辦好現有的普通話和粵語頻道節目,以此有效地傳遞正確的主流信息以及黨和政府的聲音,發揮宣傳文化主流陣地的作用,滿足廣大電視觀眾的需求。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