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解放軍在黃海深處舉行海上應急保障演練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7-18 22:03:55  


  中評社北京7月18日電/由國家交通戰備辦公室和解放軍總後勤部軍事交通運輸部舉行的代號為“交戰—2010”的海上應急保障演練18日在煙台海域結束。在為期兩天的演練中,濟南軍區參演部隊和交通運輸部救撈局等地方多支應急保障力量首次進行了多科目戰時軍事交通應急保障綜合演練,展示了軍民融合、共同執行海上兵力投送支援保障的能力。

  新華社報道,海上救助演習由交通運輸部救撈局為主力於7月17日在黃海深處舉行。7月17日16時,隨著三顆紅色信號彈升空,演練正式開始。交通運輸部北海救助局接到聯合指揮部的指令:軍隊海上輸送船隊在航行途中遭受敵方遠程攻擊,急需緊急救援。交通運輸部北海救助局立即派出四架救助飛機、四艘救助船等救助力量,全速奔赴現場。

  在隨後進行的對落水人員搜救行動中,直升機在風大浪急的海面上發揮重要作用,採取超低空掠海飛行的方式投放救生筏,利用吊索從海水中直接救援落水人員,一次次空中懸吊救生扣人心弦。50分鐘後,整個救援行動結束。

  7月18日,在山東煙台某碼頭鐵路輪渡火車裝載艙,代號為“交戰—2010”的應急保障演練舉行。這次演練的戰時鐵路輪渡裝載,在中國軍事交通史上還是第一次。滿載著坦克的平板列車,在指揮人員的調度下,緩緩駛過鐵路棧橋,直接進入船艙內,輪船和鐵路連為一體的裝載艙,極大地提高了裝載效率。與此同時,在碼頭的其他泊位,滾裝和吊裝兩種方式把一件件軍事裝備裝載上船,軍民兩用的現代化技術手段大大縮短了裝載時間。

  演練指揮員、濟南軍區軍交運輸部部長左小湖認為,這次演練緊緊圍繞未來聯合作戰中軍事交通應急保障的特點,探索了融合軍民力量實施聯合應急保障的新模式,檢驗了軍事交通戰備的成果。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