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漸失淘書聖地 廣州書店漸離老城區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7-15 00:06:38  


 
  公告引起了不少書蟲和附近高校學生的關注,一時間網上的討論和博文隨處可見。既有人感嘆實體書店的衰落,也有人將此事上升到公眾閱讀興趣淡薄和圖書市場不規範的高度上。當然,全場七五折(後來是七折)的清倉甩賣,更吸引了許多人前去“掃貨”。

  天河的崗頂和石牌一帶,聚集了暨南大學、華南師範大學、華南理工大學、華南農業大學等高校,周邊開過不少一手和二手書店。但早在開了6年的學而優暨大店撤店前,就已關了不少。同樣依傍高校的中山大學西門附近,也曾聚集了七八家各具特點的書店,在城中頗有名氣。但現在還堅持下來的,就只有學而優新港店、主賣教輔的海彬書店、怡樂路上的博爾赫斯書店,以及已經退居二樓的文津閣。曾經在中大西門文化街上一溜連排開著的特色書店,搬的搬、上樓的上樓,能在街面上看到的就只有兩家了。

  中大西門:書店街搬剩兩三間

  文津閣的老板陳先生告訴記者,文津閣也曾在學而優暨大店對面開業,不到一年就因承受不了租金結業了。但最讓他感慨的還是中大西門文化街的沒落。他說,西門文化街是很多高校師生和熱愛人文社科書籍的市民購書的重要地點。2006年,中山大學改變文化街的經營方向,許多書店都遷走了。

  家住海珠區的李小姐對西門文化街的消失同樣很惋惜。李小姐是佛山人,2004年到廣州讀書時就聽不少同學說起中大西門的書店。她告訴記者,那時的中大西門,從考試書店到二手書店有七八家,她常和同學們結伴來這裡逛書店。愛學習的同學們總愛跟老板討價還價買教輔書,喜歡歐美文學的也可以到文津閣淘到不少可能不會再版的外國小說。“別看就那麼幾家書店,但一逛就是一天半天的,大一的很多時光都是在這裡消磨掉的。”李小姐說。她表示,雖然學而優、博爾赫斯和文津閣都還在,但一來自己現在比較忙,而且隨著許多小店的搬走,當初的淘書感覺也隨之而逝了,所以現在都是在網上買書居多,很少逛書店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