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國經濟面臨下滑風險 三季度貨幣政策或微調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7-12 14:45:16  


  中評社北京7月12日電/7月11日,中國人民銀行公布《2010年上半年金融統計數據報告》顯示,上半年新增人民幣貸款4.63萬億元,同比少增2.74萬億元。今年6月人民幣貸款增加6034億元。6月末,廣義貨幣(M2)餘額67.39萬億元,同比增長18.5%,增幅比上月和上年末分別低2.5和9.2個百分點,降幅較大。作為經濟運行的先行指標,當前貨幣信貸增速的回落,一定程度上緩釋了幾個月前人們對於經濟過熱的擔憂,然而同時也暴露出經濟增速可能下滑的新苗頭。專家分析,鑒於經濟可能面臨下滑風險,三季度貨幣政策或出現微調,信貸可能放寬。

  三季度信貸或放寬

  興業銀行經濟學家魯政委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我們此前預計6月信貸投放中值在6000億元,從數據來看,我們的預測是準確的。”此前,魯政委表示,6月存在一些信貸放緩的因素。首先,由於監管當局繼續嚴控新上項目及產能過剩行業的貸款,近期可供放貸的項目可能有所減少。其次,4月中下旬以來,住房成交量一直位於低位,考慮時滯效應之後,其對個人中長貸的影響可能在本月顯現。

  也有銀行系統內人士向記者指出,嚴格的信貸監控繼續讓銀行放慢投放速度,5月中旬已有不少銀行的存貸比超過了75%的警戒線,受到監管層窗口指導。為了控制存貸比,各家銀行從6月中旬開始搶存款、壓貸款,甚至有股份制銀行提前10天關閉貸款審批,以防貸款衝高。

  不過,上海財經大學現代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奚君羊認為,由於經濟存在下滑風險,為確保經濟增長,三季度信貸政策可能出現微調。魯政委則向記者指出:“央行傳統放貸節奏是3∶3∶2∶2,但為了防止經濟下滑,下半年的放貸節奏可以變為3∶1。”

  M2增幅跌至18.5%

  受貸款增速放緩影響,6月末,M2餘額67.39萬億元,同比增長18.5%,增幅比上月和上年末分別低2.5和9.2個百分點;狹義貨幣(M1)餘額24.06萬億元,同比增長24.6%,增幅比上月和上年末分別低5.3和7.8個百分點;流通中貨幣(M0)餘額3.89萬億元,同比增長 15.7%。

  魯政委指出:“M2增幅下降速度很快,這與央行配合管理通脹,控制貨幣供應量有關。而6月份信貸增量減少對M2也有直接影響。”而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發展室主任易憲容向《國際金融報》記者指出:“雖然M2有所下降,但市場流動性依然充沛。我們目前的信貸量仍然處於天量,信貸一日不降下來,流動性就依然泛濫。”

  外儲還將繼續波動

  此外,央行數據還顯示,6月末,國家外匯儲備餘額為24543億美元,同比增長15.1%。二季度國家外匯儲備僅增加72億美元,同比少增約1707億美元。單月則出現5月大幅減少,6月小幅回升的波動局勢。

  近日,外管局在回應外匯管理政策熱點問題時就已經指出,進入5月份以來,外匯淨流入壓力有所緩解,這也是二季度外匯儲備月度波動加劇的一個重要原因。

  6月小幅回升則與匯率波動和貿易數據有關。央行於6月19日重申人民幣匯改,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此後人民幣匯率兌美元雙向波動中小幅升值,6月末人民幣匯率為1美元兌6.7909元人民幣。人民幣升值使得跨境資本流入有所恢復,對外匯儲備增幅回升產生影響。此外,7月10日,海關總署發布最新數據顯示,我國6月出口值及進出口總值均刷新2008年7月的歷史紀錄,這對外儲回升也有推動。

  不過,魯政委表示:“雖然數據顯示我國出口仍然強勁,順差也較大,但應該注意匯率調整導致8月份出口下滑的可能性,因此匯率政策調整應該具有前瞻性。”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