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吳伯雄:天下為公、以民為本、振興中華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7-11 16:33:25  


吳伯雄:11月12號是非常有意義的,非常重大的一個日子,那一天是孫中山先生的誕辰,今年他是114歲的誕辰。(中評社記者攝)
 中評社廣州7月11日電(記者 陳曉 梁卓鈞)第六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國共論壇)11日下午在廣州舉行閉幕式。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在會上致辭時表示,今天我們在這裡聚集一堂,尤其要體會孫中山一生革命的目標,就是“天下為公,以民為本,振興中華”。我們今天在這裡共聚一堂,也是為了人民的利益在奉獻自己的力量,這是很有意義的一件事情。

  吳伯雄致辭全文如下:

  尊敬的賈慶林主席、各位貴賓、各位女士、各位先生:

  大家好!大家辛苦了!經過兩岸產、官、學界的熱烈參與及討論,這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得到多項具體的共識,包括兩岸共同促進新能源產業的發展、加強節能環保產業的合作以及深化兩岸經濟合作及加強兩岸文化教育交流等,這次會議的成果非常豐碩。當論壇結束的時候,就是我們從做而言開始起而行的時候。由於幾次論壇的成功,我們兩岸的主辦單位增加了很多的信心跟共識,就是兩岸經貿文化論壇不但要繼續舉行,而且要越辦越好!我要感謝大會的工作人員的辛勞,無論在會議前的規劃、聯繫以及前幾天的安排,到廣州、深圳參訪,尤其是在論壇大會的進行中,均有賴於諸多工作人員默默的努力,才使得本屆論壇獲致圓滿成功。所有參與這個論壇的人都是全心全意貢獻智慧,熱烈討論,才是這屆論壇獲得成功的因素,我們為自己的努力鼓掌!

  這一屆論壇的主題是“加強新興產業合作,提升兩岸競爭力”。這在當前十分切題。因為我們都感受到地球的氣候在變,我們也覺得我們有責任參與搶救地球的行列。全球各地最近發生自然災害,天氣和氣候的異常都使得我們心中存在著很多的憂慮,比如說很多地方出現乾旱,很多地方出現洪水、熱浪、台風等等,大陸近期內有華南的暴風雨,台灣去年有莫拉克台風,都造成重大的災害,造成嚴重的人員傷亡及重大的經濟損失。

  我們應當認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節能減排和綠能產業的發展,這是所有人類無法逃避的責任。換一個角度來說,這種情況也是發展中國家進軍未來主流產業的一個機會。因為過去不論傳統產業或是科技產業,幾乎技術都掌握在歐美大廠手上,發展中國家的企業技術能力與其差距甚遠,只能在其後苦苦追趕,而且還經常受制於歐美大企業的智慧財產權的牽制。

  而新能源產業諸如太陽能發電、風力發電、電動車及LED等新產業均還處於發展的階段,我們兩岸與歐美發達國家技術的落差相對有限,有些技術還能並駕齊驅,正是兩岸最值得推動的產業。未來兩岸尚能通力合作,共同發展綠能產業,相信將能逐步突破技術障礙,搶占全球領先的地位。

  兩岸產業的發展歷程各不相同,互有擅長之處,加上同文同種的優勢,雙方合作將能發揮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台灣二次政黨輪替後,兩岸當局均已形成產業合作的共識,積極推進“搭橋專案”,藉由舉辦兩岸產業交流合作研討會,尋求建立兩岸產業合作模式。未來兩岸各產業還將透過相關協議作為平台,共同推動交流與合作項目,定期舉辦會議,一起解決兩岸產業面臨的技術與製造問題,推動技術標準化,並進行技術與管理人才的教育與培訓,以發揮優勢互補,整合產業鏈,提升競爭力,共同開拓全球市場。

  目前兩岸已經完成經濟合作架構協議的簽署,這個協議在台灣正進行法定的審議程序,我們也相信我們會做最大的努力,在8月內完成這個法定的程序,促進雙方貿易投資的往來,提升雙方產能的國際競爭力,在已完成的早收清單之後,兩岸還將就貨品貿易協議、服務業貿易協議及投資保障合作協議進行協商,這些協議的影響更為深遠,目標都在造福兩岸人民。

  這次論壇還有一個重點,是兩岸文化教育交流,近年來兩岸已經在文化藝術、新聞傳播及學術體育等方面形成良性互動,活絡了兩岸的文教界,有利於兩岸人民的和諧相處,值得繼續推動。去年7月在長沙的第五屆經貿文化論壇,大家都建立了一個共識,兩岸之間的經貿是一個橋梁,第二個最重要的橋梁是文化的橋梁。我相信在這方面大家都已經有了共識。在全球化的時代以及兩岸經貿往來如此密切的情況之下,進一步建立學歷及學位的認證,以及文化教育交流制度化、強化人才交流應該是我們要繼續推動的一個方向。

  媒體的合作也值得大力推廣,除了兩岸媒體互動正常化及加強智慧財產權的保護外,我們更期待兩岸的創意、人才、資金與市場的互補互利,合拍優質的廣電節目及電影,不僅為全球華人提供更好的精神糧食,也製作出媲美世界級的文化作品。

  我還要透過今天這個機會呼籲各界合力促成台商的轉型升級,台商近年來在大陸各地投資一直是名列前茅,根據大陸官方的統計,近二十年來台商的投資金額是八百億美金,但是計算出從第三地轉進來的投資,應該可能高達一千五百億美元,同時台商在大陸的國際貿易總額累計一兆八千億美元,也創造了一千四百多萬個就業的機會。因此,誠如胡錦濤總書記多次公開的表示,台商對大陸的經濟發展的貢獻是很大的。但是在工資上漲、勞工短缺,租稅負擔提高,原料物上漲及融資不易的壓力下,許多台商面臨著經營的問題,希望兩岸共同努力協助台商解決各種困難,加強台商權益保障、智慧財產權的保護、協助台商參與大陸內需市場、發展自有品牌,並請大陸銀行便利對台商融資,以協助台商順利轉型升級。這是我作為台灣的執政黨的代表多次得到台灣方面要求我們轉達的意見,我相信大陸方面已經有非常強烈的共識,會幫助台商來轉型升級,繼續為經濟發展貢獻力量。

  本屆論壇已經是第六屆了,每一屆的兩岸經貿文化論壇都獲致豐碩的結果,本屆當然更是顯著,在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已經簽署的新形勢下,將來還有很多挑戰尚待克服,我們至盼未來兩岸都能結合雙方的優勢,共同提升經濟的競爭力。這幾天也看到廣州在如火如荼的準備亞洲運動會,我相信廣州亞運會一定是繼北京奧運會,繼上海世博會之後得到同樣輝煌的成功。但是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汪洋書記告訴我,亞運會是11月12號開幕。對我們在台灣的人來說,11月12號是非常有意義的,非常重大的一個日子,那一天是孫中山先生的誕辰,今年他是114歲的誕辰。所以,我們在這樣的一個情況下,今天我們在這裡聚集一堂,尤其要體會孫中山一生革命的目標,就是“天下為公,以民為本,振興中華”。我們今天在這裡共聚一堂,也是為了人民的利益在奉獻自己的力量,這是很有意義的一件事情。

  我又想到去年在長沙的時候有一個結論,就是兩岸合編中華語文大辭典,這個結論都在積極的籌備進行中。我常常覺得存異求同這句話,我也聽到汪洋書記說要把存異趨同變成化異聚同,我想就是要增加同的部分、聚同的一個作用。今天我們在這次論壇討論中也看到很多的建議和發言,認為兩岸經濟的合作很多產業規格的標準化要一致,這對兩岸企業的整合是非常重要的。我今天也來特別的呼應,我們不只是存異求同,而且要化異聚同,這是我們更積極的態度,應該要做的這件事情。

  我個人的宗教信仰一直相信智慧跟慈悲是很重要的,我們彼此有同理心,我們有足夠的智慧來化解爭議,我記得很清楚,當兩岸直航的時候有些人在做題目,這是國際線,還是國內線?我們說這是兩岸航線。所以,有很多的爭議我們都用同理心,用我們的智慧可以一一迎刃而解。這幾年兩岸和平發展之所以這麼的顯著,就是我們彼此有感情、有血緣、有文化的認同,所以我們可以用我們的智慧和同理心解決許許多多的困難和問題,這是我個人在這段期間得到最深刻的心得。

  最後我再一次感謝主辦單位的辛勞,感謝各位的辛苦,祝大家健康快樂,謝謝大家!


    相關專題: 第六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