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中美軍人都不願回憶的一場血戰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7-10 00:11:48  


 
  事實上,寒冷的冬天給志願軍部隊的行軍帶來很大的困難。為了隱藏10多萬人的行蹤,9兵團的兩個軍在沒有卡車的情況下,穿過覆蓋著厚厚積雪的山脈和樹林。王學東回憶,“在這種情況下,行軍根本就沒有什麼速度可言。師部炮兵營中有些馬匹不肯在覆蓋著積雪的、沿著懸崖的羊腸小路上走。這樣走實在是太滑了。在這種情況下,有些同志就想出了辦法,將羊毛圍巾蓋在懸崖邊的冰雪上,用這方法使馬匹安全地通過了小路。”令人恐怖的寒冷和後勤補給的嚴重不足,導致了9兵團在11月25日,志願軍發起了第二次戰役之時仍沒有進入進攻位置,志司不得不批准了9兵團總部延期2天的請求。

  有記載顯示,在戰役展開的20多天裡,零下20多度是家常便飯,受寒流影響,最低溫度達到零下30多度,很多戰士還未投入戰鬥就被活活凍死,長津湖戰役之慘烈可見一斑。

  土豆成了冰疙瘩,硬啃!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戰爭中的後勤補給環節可謂是重中之重。可是在長津湖戰役中,對戰雙方的後勤補給狀況稱得上天壤之別。戰鬥打響前,宋時輪、陶勇不得不把26軍留在二線,同時等待通過港口運來的蘇式武器裝備,替換當時部隊中使用的陳舊的日式武器。事實上,糧食供給也只能勉強保證開上去的兩個軍。

  天上到處是美國飛機,27軍40多輛滿載物資的卡車被凝固汽油彈燒了個精光。戰士們不得不自己背著所需的彈藥和用品。沒有食物就拿毛毯、毛巾,甚至藥品,和當地的朝鮮老百姓換大米和蔬菜。

  “由於敵人掌握制空權,他們的飛機非常猖狂,見人就打,所以我們後方的運輸特別難。”鄒世勇說,“我們入朝時每人背一個幹糧袋,大約有五、六斤的高粱米,等我們到了戰場就吃完了。而美軍的後方供應餅幹、罐頭、飲料等等,每個人都餓不著的。我們當時吃不上飯。戰士餓了,就抓把雪吃。後來部隊指揮員覺得戰士老是挨餓就沒有辦法打仗了,我們的首長急著想辦法籌糧。有一天他帶著兩個人走到很遠的一個山溝裡面找到了一家老百姓的房子,人已經跑了。他們在裡面翻出了一袋稻草和一袋土豆。當時毛主席強調了,要愛護朝鮮老百姓的一草一木,可是我們出國又沒帶錢,這怎麼辦?後來他們就把土豆背走,給那個朝鮮老鄉留下了一條軍毯和一個繳獲的美軍鴨絨袋作為抵押。把土豆抱回來以後,首長就到前線去找我這個管後勤的。有了土豆怎麼吃呢?又不敢生火,白天不能冒煙,晚上不能見火,因為飛機經常轟炸。到後來沒辦法,他又帶了人,冒著生命危險,把這一袋子土豆背到那家老百姓家去了,把這袋土豆煮熟了。因為路很遠啊,天氣又那麼冷,他們從那個地方煮好了,送到上面去,就都成了冰疙瘩,沒法吃。可是戰士們餓啊,怎麼辦?硬啃,夾在腋下化,化一層啃一點兒,再化,再啃。”

  解決食物供給,志願軍戰士們還有一個重要的應對辦法,那就是取自於敵。“有一次我們在戰場上休息。我們連有一個通訊員脫下了陣亡美軍的一個背囊。脫下一看,裡面有吃的,餅幹、罐頭、香腸什麼都有。原來敵人包裡面就有吃的。後來我就告訴戰士們,見到包你就拿,所以後來我們很多的食品供應都是得益於敵人。28天,我們沒喝過一口熱水,就是吃幹餅、吃雪。冰天雪地,別說喝水,睡覺都成問題。這一點,敵人比我們好得多。敵人在後方可以支帳篷,由於不擔心空襲,敵人可以挖工事,即使地是冰凍的,他也敢生火。把土化開以後,挖成坑把樹葉子放到坑裡去,到了晚上,鑽到鴨絨袋裡面去,把大衣脫下來蓋在上頭,很舒服的,而我們呢?沒地方睡,就在雪地裡睡覺。”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