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 
昭陵六駿 團圓之日還有多遠?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7-01 00:12:48  


 
  此後的一個月,高登一方面著手把二駿借到博物館展覽,一方面不遺餘力地游說賓大博物館董事會買下這兩件藝術品。他在給董事長哈里森的一封信中寫道:“這些浮雕自七世紀以來,一直出現於歷史記載,證明中國人視其為藝術領域內的優秀作品。它們是非宗教、純世俗藝術品,對我館佛教雕刻收藏能起到完美的平衡作用。因為中國早期雕刻是宗教的天下,六駿因而成為稀世之寶。這些石刻實為獨特的不朽之作。”

  高登的確是一位學養深厚的學者,他一眼便發現了二駿的非凡之處。而作為中國文物專家,盧芹齋更加明白它們的價值。一場曠日持久的討價還價由此拉開序幕。

  盧芹齋開價15萬美元,在90多年前算是天價了。為了能凑足這15萬美元,高登四處求爺爺告奶奶。而盧芹齋的目的只有一個,趕快拿到錢。在高登籌款的日子裡,盧芹齋反覆發來催款信,一會兒說陷入財務危機,一會兒說其他買家有意購買二駿。為了穩住盧芹齋,爭取更多時間,高登竟說服董事會以2萬美元的價格收購了盧的另兩件青銅器。不過,協議中寫明,當他們付清15萬美元後,可以把青銅器退回去。

  此後的兩年多里,高登和哈里森四處化緣,可賬本上數字的累計速度卻像蝸牛爬一樣慢,直到1920年底博物館收到一位名叫艾爾德里奇.約翰遜的慈善家的慷慨捐助。最終,經過還價,賓大博物館以12萬5千美元的價格,買到了昭陵二駿。長達三年的購買二駿事宜,最終落下帷幕。為此,博物館還專門在二駿陳列櫃的下方掛上了“艾爾德里奇.約翰遜先生捐贈”的銅牌。

  二駿入藏賓大博物館的消息在西方古玩界不脛而走。不久,一個名叫保爾.馬龍的法國商人給博物館寫了一封信。馬龍在信中說,1912年在京法國商人格魯尚,為了搶在德國人之前弄到石駿,派人潛入昭陵。1913年5月的一天,一幹盜賊正偷偷地把砸下來的颯露紫和拳毛騧運下山時,被聞風趕來的當地村民攔住。情急之下,二駿被推下山崖,後來殘碎的石駿被陝西政府沒收。而寫信人馬龍為這次盜運活動付出的大筆投資也泡湯了。

  馬驥認為,馬龍的說法可信度很高,“如果沒有這回事,誰會往自己身上攬呢?畢竟,偷盜無論何時都是件可恥的事。”

  二駿落到陝西督軍陸建章手中。此時,剛剛當上大總統的袁世凱正在籌建自己的“袁家花園”。二公子袁克文給陸建章遞話兒說:“老頭子搞了一處園子,想找幾塊有意思的石頭裝點一下。”一聽這話,陸建章立刻把二駿貼上封條,送到了北京。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