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土樓博物館 客家歷史的“羊皮卷”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6-25 00:05:55  


  中評社北京6月25日電/福建省永定縣、南靖縣和華安縣各有一座土樓博物館。10年前,中國福建土樓“申遺”工作啟動後,最終正式確定由永定、南靖和華安三縣的“六群四樓”共46座土樓,以“福建土樓”的名義正式申報世界文化遺產項目。經過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的現場評估考察,2008年7月,在加拿大魁北克城舉行的第32屆世界遺產大會上,中國“福建土樓”被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申遺成功的3縣,隨後在各自轄區內選擇了一處最具代表性的土樓改建為博物館,向世人介紹福建土樓不同的建築風格、歷史、文化、民俗。

  高齡民居改建博物館

  改建成博物館的3座土樓都擁有數百歲或近百歲的高齡。2002年,龍潭樓被改建為南靖土樓博物館,館內設有15個展室,全面展示南靖土樓的早期開發、土樓的建造技術和文化內涵、土樓人的生活習俗、南靖傑出的歷史人物等內容和各種文物。

  龍潭樓建於清代康熙年間,距今約有500年歷史。土樓四面環山,樓前有一個池塘,清澈見底。在土樓的左邊,有一道小門,據說是古時候樓主人為引風水而加開的。龍潭樓附近有一個溪,溪很長,當地人稱之為“龍”,溪水流到這個潭子裡面,所以叫龍潭樓。龍潭樓共有4層,每層16個房間,共64間,呈周邊對稱形狀排列開來,圍成一個內院。東西南北四角,則各安有一部樓梯通向各層樓。樓內有一口8米多深的水井,吸取地下深處花崗岩隙中泉水,水質甘純清甜,故取名為“龍泉”。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