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光明日報評論員文章:旗幟鮮明反對低俗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6-24 09:47:25  


  中評社北京6月24日電/光明日報發表評論員文章指出:一段時間以來,一些低俗的文化現象不斷滋生,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受到媒體的尖銳批評。比如,有些影視節目,迎合獵奇心理,賣弄感官刺激,明目張膽地推銷“拜金主義”;有些圖書以“勵志”為幌子,宣揚“厚黑”,教人使詐;有些報刊炒作明星緋聞,披露個人隱私,連篇累牘,肆無忌憚;還有些網站嘩眾取寵,惡搞成風,渲染色情暴力等等。這類低俗現象,散播快,流毒廣,我們必須旗幟鮮明地加以反對,絕不能姑息縱容。

  當前,文化低俗現象雖則形式多樣、變化多端,但實質內容卻不離“審醜”以及由此而來的經濟利益。無論是某些“拜金女”、“炫富男”的出格言論,還是“某某姐”、“某某哥”的誇張表演,其核心都在於以“醜惡”的暴露,來刺激人們的神經,來贏得公眾的注目,進而謀得盆滿鉢滿的金錢收益。所謂“寧要眼球不要臉”,就是當下某些人炮製低俗文化產品的不二法則。在他們那裡,任何可以帶來“人氣值”和市場價碼的低級趣味,都可以包裝成鮮亮的“賣點”。於是,以往人們所不齒的假惡醜,如今卻堂而皇之地亮相,也就不足為怪了。

  文化低俗現象,逐利而生,危害不淺。在任何社會,人們千百年來繁衍生息,都會形成一定的關於“善惡”的主流價值觀念和道德判斷。這是一個社會得以維繫和進步的精神基礎。然而,在赤裸裸的利益面前,某些“低俗”的製造者恰恰無視良知、尊嚴和操守,不辨黑白,混淆是非,將一堆堆文化垃圾傾倒進了人們的精神世界。低俗之風,奉行物質至上,鼓吹道德虛無,矮化了人的思想境界和道德追求,必然會造成社會公德的萎縮和社會風氣的鄙俗,必然會阻滯文化發展和社會進步。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