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京媒:漏油事件促使美國能源政策轉向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6-23 00:13:40  


 
  眼前最急迫的麻煩就是把油給堵住,但這個事件所帶來的麻煩也不少,解決的難易程度也不一樣。目前BP現在已經是證券市場上一個風雨飄搖的漏油概念股,雖然奧巴馬的表態讓BP的股價當天就漲了4%,但它未來不光只能有表態,未來能不能堵住漏洞,未來會不會沒有訴訟、集體訴訟和索賠,這些都是麻煩。

  第二個麻煩就是英美之間的關係麻煩,因為最初就有評論說,奧巴馬的手太軟,心太軟,對BP不像對豐田那樣的窮追猛打。國內的反應特別強烈,所以奧巴馬就沒有減少賠償,現在也越來越強硬。這個時候英國商界和媒體的反應也特別強烈,因為英國有實際的利益,英國養老基金的六分之一來源於BP的分紅,現在BP的分紅暫停了,現在英國領養老金的人就不願意了。所以英國的《每日郵報》的評論就表示,現在是我們保護BP的時候,這個災難不能讓我們英國人來承擔損失,所以英美關係是一個麻煩。

  “漏油門”將如何關閉?痛定思痛,美國能源政策將如何前行?

  張鴻:漏油事件對推進新能源政策有正面影響

  (《今日觀察》評論員)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個事件對推進新能源政策有正面的影響,可能對奧巴馬本身來說是一個好事。雖然對奧巴馬來說是一個政治災難,他度過這個檻很難,但奧巴馬從上任之初,就凍結了小布什在08年剛剛通過的解禁近海開采的方案,他要推進自己的新能源法案。但共和黨不同意,所以奧巴馬為了中期選舉,在3月31號高調的表示可以近海就開采。但這個事件發生以後,雖然給了奧巴馬當頭一棒,但在某種程度上也會讓那些呼籲解禁的那些人變得冷靜起來,所以這對奧巴馬通過自己的新能源法案有所幫助。

  霍德明:漏油事件會促進美國在能源政策方面上的轉向

  (《今日觀察》評論員)

  美國能源政策,尤其是石油,原來一切都是盡量先用別人的,自己本身的石油慢慢開采。墨西哥灣是美國重要的石油產出地,而且裡面還有美國的居民,一年的總產值大概是2340億美元,這個產值里有一半以上跟采油有關係。所以如果禁止近海開采,這將損失2000多億美元的GDP。所以把它全部禁掉不太實際,而且將來近海的深層石油開發是全世界的趨勢,所以這一次的石油災難會促進美國在能源政策方面上的轉向,這個轉向不是禁止,而是要確保安全,而且產量會越來越多。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