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快評:馬英九自認是客家人 是有硬頸精神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6-23 00:04:09  


  中評社快評/作為第二屆海峽論壇主題活動之一的“第四屆海峽兩岸客家高峰論壇”,21日在“客家祖地”福建龍岩召開。兩岸約600名客屬鄉賢彙聚一堂,其中包括台灣20個團組281人,分別來自島內主要客屬社團及文教、經貿、青年、基層組織。客家人是漢民族中的一支,目前世界各地的客家人約有8000萬至1.2億人,其中台灣地區至少約有450萬。以弘揚客家文化、促進海峽兩岸交流為主旨的海峽兩岸客家高峰論壇自2006年創辦以來,已分別在北京、廈門和台北成功舉辦三屆。

  台灣的客家人不是最大的群體,但是十分重要的一支,客家人數百年來為台灣的發展立下不可磨滅的功勞。我們認為,台灣客家人與大陸客家人,應該是最親密的群體,擁有共同的光榮歷史、優秀的傳統文化。天下客家人,都是一家人,同源、同根、同種。

  很有意思的是,今年初馬英九以“保存客家語言、落實文化平權”為主題發表網絡周記,也以客家子弟自居,倡導保存客家話。馬英九這樣說明他的客家人背景,“我的祖先是客家人,江西的客家人,後來搬到湖南,現在搬到台灣。”

  我們知道,湖南有很多的客家人的祖先來自江西。其一,位於湖南東北角的平江,東與江西省銅鼓縣交界。平江客家先民自明成化七年(1471),由駱成典為首的最早的一批從廣東龍川遷入平江縣謝江鄉丈江村定居。如今,連雲山、黃金洞、思村、灶門洞等地域群居的客家後裔,每逢佳節,村內老老少少仍保持廣東客家人的風俗習慣。其二,地處湘東和贛西的毗鄰邊界的瀏陽,原徙居江西的客家人,為避元明之爭的戰亂,乘機向贛湘邊界的瀏陽遷移。其三,位於湖南東部的醴陵與江西相接,東臨江西萍鄉,是湘贛交通要衝,醴陵人口構成的突出特點是以客籍移民為主。

  馬英九的祖先,應該是從上面的三個地方中的一個從江西進入湖南的。

  馬英九是帶有客家人的“硬頸精神”,是很像客家人。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