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後危機時代的中美關係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6-22 00:15:36  


時殷弘
  中評社北京6月22日電/半月談網刊載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時殷弘的文章說,全球性金融危機和經濟衰退使國際形勢發生重大變化,加強合作與協調成為國際關係的主導面,但也出現新的矛盾和摩擦。當今世界具有特殊意義的中美關係同樣發生了深刻變化,也面臨著新的挑戰和考驗(《半月談》2010年第7期)。文章主要內容如下:

  國際金融危機的衝擊波

  這場國際金融危機和衰退的原因紛繁複雜,然而任何人都不能否認它起自美國,並且迅速擴展到世界大多數國家和世界經濟大部分領域。因此,遭受經濟損失和社會痛楚的世人因為這場自上世紀30年代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全球性經濟惡浪而責備美國。在這樣的形勢下,由於小布什發動的戰爭和對外政策,由於中國、印度、巴西等新興國家非常強勁和急劇的崛起,美國的硬權勢和軟權勢的相對衰減不可避免。

  用美國著名政治評論家法里德.扎卡里亞今年發表的《後美國世界》的主題來說,是“他國的興起”,即中國以及印度、巴西等新興國家的迅速發展,構成“我們時代的大故事”,並將重塑世界的大故事。與此同時,如扎卡里亞所說,與先前相比美國將不再能獨自支配全球經濟,也不再擁有幾乎壓倒性的文化優勢。

  全球性金融危機和經濟衰退也產生了更深刻的衝擊,使世界的政治文化和價值信仰體系受到了強烈震撼。正如美國前駐華大使芮效儉在金融危機伊始時所說,這場大危機使得西方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和自由民主制所聲稱的優越性嚴重不定,人們開始大為懷疑這些究竟是不是應對世界嚴重問題的最好辦法。在世界許多國家,所謂“盎格魯-撒克遜經濟模式”確已遭受廣泛的信譽減損。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