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旺報:改善所得分配 不能悖離市場法則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6-09 11:02:55  


勞工收入偏低及所得分配惡化引發愈來愈強烈的民怨。
  中評社台北6月9日電/近年大陸經濟快速崛起,但貧富不均及城鄉差距問題也快速惡化。在今年兩會期間,大陸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明確宣示改革收入分配制度的政策立場;最近因發生富士康員工連續跳樓事件及日本本田公司勞工罷工事件,更促使大陸當局加快改革的步伐,為提高勞動力所得的各項改革措施相繼出爐。大陸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也正研議國民收入倍增計劃的可性,並擬納入“十二五”規劃中;預估若每年人均工資提高15%,到2015年內大陸勞工收入即可增加1倍。 

  旺報今天社評說,過去10年,大陸人均工資上漲2.5倍,每年平均上漲超過1成,但是,各地工資水準不一,同工不同酬現象普遍存在,據調查,近四分之一職工已有5年未調整工資。再者,大陸居民勞動報酬占國內生產毛額(GDP)比重亦節節下降,2005年僅占36.7%,較1983年下降近3成之多,幾乎是世界最低水準。勞動階層所得偏低及各地差異過大,造成貧富差距日益擴大,大陸前10%的最高收入戶與後10%的最低收入戶人均收入相差高達20倍;城市與鄉村居民收入差3.3倍;行業間收入差距最高達15倍。這等所得分配不均問題已形成大陸社會潛在的不安因素,也迫使大陸當局必須採取強力作為以平息日益升高的民怨。 

  迄今為止,大陸當局主要從兩方面來改善企業職工的收入。今年初以來,大陸當局陸續調整沿海各省市包括江蘇、浙江、廣東、福建、上海、天津、山東等地最低工資標準,其他省市最低工資也將在下半年陸續調整。另一方面,大陸透過中華全國總工會推動建立工資協商制度,並要求各級工會全力推動外資、港澳台資等非公有制企業組建工會,以推行工資集體協商。另外,大陸發改委亦正評估從“化稅為薪”及“提薪讓稅”兩個方向,藉此促使企業為勞工加薪,提高低收入者的所得水準。 

  多年以來,大陸經濟發展高度依賴以廉價勞力為基礎的加工出口貿易,在一切為出口及創匯的前提下,大陸當局對企業壓低勞工薪資尚可容忍,但是,在大陸經濟富起來之後,勞工意識日益提升,勞工薪資偏低問題隱然成為勞資矛盾及衝突的根源。而大陸當局意識到勞工收入偏低及所得分配惡化引發愈來愈強烈的民怨,從而站在維護勞權立場,採取強制性作為替勞工爭取更合理待遇,當有指標性的意義,也是擺脫過於依賴廉價勞力的經濟發展模式的陣痛過程。 

  值得關注的是,政府對勞工權益的保護往往“過猶不及”,強制性大幅提高最低薪資水準及推動工資集體協商制度,對企業可能帶來的衝擊不能過於低估。工資上升過速,不僅會改變收入的分配,同時也可能大幅壓縮企業獲利能力,導致企業關廠及外移風潮,減少就業機會,倒過頭來反而斲傷勞工的工作權。尤其,當前國際金融及經濟的不確定因素甚多,經濟復甦之路前途多艱,此時採取強力作為干預勞動市場工資的決定,顯非明智之舉。5年勞工收入倍增計劃,豈可不審慎評估!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