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過度操作天安艦 李明博“北風牌”失靈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6-04 09:14:09  


  中評社台北6月4日電/韓國地方大選,執政黨一敗塗地;其實只要到首爾市區走一圈,就發現有跡可循。

  聯合報文章分析,相較首爾民眾對天安艦事件的冷漠,5月23日盧武鉉忌日,數萬民眾自發到盧武鉉故鄉參加追悼會,盧武鉉親信、幕僚為班底的民主黨選將不是大勝,就是讓執政黨嚇出一身冷汗,坊間“盧風壓倒北風”、“死盧(武鉉)打倒活李(明博)”的說法,也不脛而走。

  朝鮮議題長期在韓國選舉扮演重要角色,韓國執政黨總會在選前製造南北朝鮮緊張氣氛,以拉抬選情,當地稱為“北風”。只是與台灣不斷看到軍演、打撈沉船等緊張畫面不同,走在首爾街頭,就算關心選情的民眾,也鮮少討論天安艦,即使談到,也是嘲諷政府的處理多於悲憤、緊張。

  令人詫異的是,近三成民眾不相信韓國政府的調查報告,相信是朝鮮人所為的民眾中,也有人認為“李明博太強硬,把朝鮮逼太緊”。

  6月25日是韓戰60周年,作為和天安艦配套處理的“北風”議題,韓國政府也大肆宣傳。不過紀念的主場地──首爾“戰爭博物館”,卻嗅不到絲毫的激情與煙硝味,民眾三三兩兩在園區散步、乘涼,年輕情侶則在展示的運輸機里鑽進鑽出,與門口莊嚴肅穆的巨大“60”字樣,呈強烈對比。

  天安艦事件操作過度,讓民間清算李明博“CEO性格”的情緒開始發酵。學者分析,李明博個性太霸道,“擅於執行卻不善溝通”,所以不討人喜歡。當初因“CEO性格”登上大位的李明博,為“民意如流水”下了最好的註腳。

  過去韓國給人的印象是強悍不服輸,吃虧一定會討回來,但此次選舉結果,韓國人的抉擇卻讓人疑惑。是韓國人的民族性改變了?還是天安艦事件只是假議題?又或者經濟重於一切,讓韓國人為了避免全面戰爭而找藉口?

  未來李明博面對朝鮮問題勢必更加綁手綁腳,若過於強硬,還會再得罪選民,或許這才是這次選舉對韓國,乃至東亞、世界情勢的最重要影響。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