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評析5月下旬第二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5-18 00:06:30  


 
  中國成長為債權大國的速度比崛起為經濟大國的速度更快,2006年中國繼日本和德國之後成為世界第三債權大國,並於2008年超過德國成為全球第二大債權國。根據美國財政部的數據,中國2009年共購入美國國債約2000億美元。截止今年2月末,中國仍以8775億美元的美國國債持有量,位居美國全球第一大債權國地位。然而作為國際債權大國的中國權利和義務嚴重不對稱,正面臨著不成熟債權國的種種困境。

  根據國際債務周期理論,不成熟的債權國是那些不能以本國貨幣向國外借貸,從而為其經常項目盈餘融資的國家。這或者是由於其國內金融市場不發達或者是由於國際資本市場被擁有高度發達金融市場的地區或國家的貨幣所主導。不成熟債權國儘管有相對非流動性國外直接投資流出,但不成熟債權國的經濟不斷累積以國際性貨幣持有的外國流動債權,所產生的貨幣不匹配將使國內金融市場的投資組合難以實現均衡,政府對貨幣的管理也將更加困難。我國當前就具有不成熟債權國的許多特征:

  從結構上看,中國債權國地位是防禦性的“官方債權國”,而不是主動性的“私人債權國”。如果一國的對外投資是以直接投資、私人性質的證券投資和其他投資為主體,可稱為“私人債權國”;如果一國的對外投資是以儲備資產或官方貸款為主要形式則稱之為“官方債權國”。從我國對外金融資產的結構看,2009年末,我國對外金融資產34601億美元,外匯儲備餘額為23992億美元,儲備資產占對外金融資產的69.3%。在對外金融資產增量中,對外直接投資增加2296億美元,證券投資增加2428億美元,其他投資增加5365億美元,儲備資產增加24513億美元,分別占對外金融資產的7%、7%、16%和71%。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