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原住民的老胡同
“‘八大胡同’ 似乎與墮落、肮臟畫上了等號。”剛走進“八大胡同”時,郝曉輝也這麼想,他採訪的當地人,也都這麼說。他們抱怨居住條件差,希望能很快拆遷走。跑了幾個月,郝曉輝有點奇怪:為何住在這裡的人, 對故居卻沒感情呢?
原來, 絕大多數居民是1950 年後遷入的,他們不知道八大胡同原來的樣子,只是聽說這裡曾是藏污納垢之所。
“先是老房子中住進陌生人,然後再拆掉老房子。北京舊城風貌的變遷, 就是沿著這條線索進行的。”郝曉輝下決心,一定要找到原住民,聽到他們的聲音。
採訪如此艱難, 因為原住民太少了,事實是,他們的聲音一直被“外來戶” 所淹沒、所代表。
在狹窄的准危房中,一位原住民老人神采飛揚地告訴郝曉輝:“現在的富人算什麼? ‘八大胡同’什麼有錢人沒見過? 什麼眼界沒開過? ”老人說她最終會死在“八大胡同”,死在自己家裡。
“八大胡同”的拆遷,幾年前就開始了, 郝曉輝呆呆地看著一片廢墟, 那是昨天還拍過照片的老房子, 他第一次意識到, 原來生活還能這樣被更改, 這樣被塗抹。
“一夜間, 我成了陌生人, 那一刻, 我感到悲哀,甚至憤怒。” 在現代化面前, 所謂自我認同的焦慮,所謂捍衛記憶的尊嚴, 是如此蒼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