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國後來居上 中東將成中美角逐的又一疆場?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5-14 08:34:18  


  中評社北京5月14日電/《環球時報》刊載美國《外交政策聚焦》5月10日文章,原題:中美角逐中東 中東曾是冷戰時期美蘇逐鹿的場所。它會成為21世紀崛起中的中國與停滯不前的美國之間的疆場嗎?

  由於多年的快速經濟增長及軍事現代化,中國如今既有需要也有能力涉足中東。通過與地區強國緊密聯繫並一步步挑戰美國-以色列的地區優勢,中國開始戲劇性地在具有高度戰略意義、能源豐富的中東站穩腳跟。

  中國在中東的一個關鍵夥伴是伊朗。後者是地區老牌強國,因核計劃而面臨日益嚴重的投資真空和國際孤立,而中國代表了一個潛在出路。中國則視伊朗為抗衡美國地區盟友的力量,它在伊朗的貿易、投資利益及戰略和意識形態正在同步增長。

  吸引美國的阿拉伯盟友,中國的外交手腕日益高明。它推出另一套說法、標準和理念,來挑戰美國在中東不得人心的政策,並在全球挑戰華盛頓共識。當中東的反美情緒上升之際,北京發現更易與所有地區重要國家(包括美國的盟友)擴大關係。中國的戰略巧妙融合了重商主義的對外方針和注重安全的外交策略。

  埃及,阿拉伯最強大的軍事力量,是美國的主要盟友。鑒於美埃的親密關係,中國在這個國家的影響力應該微乎其微。但情況正開始發生改變。到2010年,中國有望成為埃及最大的貿易夥伴。兩國間的軍事關係也在不斷提高。

  中國向中東的推進,是對其崛起的全球地位的一個精心拓展。它一面加深與美國地區敵人伊朗的關係,一面又討好美國的主要阿拉伯盟友。

  批評中國的美國人(特別是右翼)視中國為戰略競爭對手而非夥伴。他們對中國在中東影響力的上升深感不安,認為中國擴大與地區強國的關係,是對美國控制地區能源的直接挑戰,尤其擔心中國向地區盟友輸出戰略軍事硬件。他們認為中國助長地區反美勢力從而削弱美國的地區影響力。

  北京在中東只是一個後來者,卻以充裕資金和影響力為後盾,正在改變那裡的力量對比。與此同時,忙於應付戰事的華盛頓分身乏術,只能眼睜睜看著這種根本性的轉移。(作者理查德.J.海德里安,汪析譯)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