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莊奕琦:ECFA簽後 台與美日FTA有望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5-11 10:30:42  


  中評社台北5月11日電(記者 李仲維)台灣政治大學經濟學系特聘教授莊奕琦在最新一期的《兩岸經貿》月刊撰文指出,在兩岸簽署經濟合作協議之後,美、日及其他亞洲國家必不會坐視,從而會與台灣簽定自由貿易協定。

  莊奕琦在這篇“兩岸經濟協議之經濟戰略意義與政策建議”專文中指出,兩岸簽署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對台灣經濟發展的重要意涵為:一方面使兩岸經貿正常化與制度化,除了保障台商的權益和強化兩岸產業的專業化分工外,更要擴大台灣與中國大陸的技術差距,並利用大陸廣大的內需市場創造台灣的長期競爭優勢。

  另一方面,更應將ECFA視為台灣加入東亞區域經濟整合與全球布局的重要策略。任何的自由貿易協定的結果必然有得利者與損失者,惟利大於弊,但損失者必須受到補償與安頓,政府責無旁貸。

  莊奕琦指出,兩岸簽署ECFA後,台灣應推動與其他國家洽簽類似之自由貿易協議,若中國大陸阻撓台灣與其他國家洽簽ECFA,不但曝露其對台統戰的兩手伎倆為台灣民心所厭惡,更重要的是,此舉將使台灣有被邊緣化之虞,此並不符合美國的利益,亦危害亞洲的區域安全與穩定,故美、日及其他亞洲國家必不會坐視,從而會與台灣簽定FTA。

  至於東南亞國協為確保其東亞經濟整合的ASEAN Plus主導軸心地位,在兩岸簽署ECFA之後,更應該儘快和台灣洽簽FTA,以免淪為邊陲。

  莊奕琦指出,中國大陸已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第二大出口國,開發中國家最大對外直接投資接收國,多數先進國家均在中國大陸進行投資與貿易。後全球金融危機時代,中國大陸將由世界工廠逐漸轉變為消費市場,此提供給同文同種具語言與文化優勢並長期在中國大陸發展的台商絕佳的發展機會,結合製造業和服務業、大廠商帶中小企業,從發展自創品牌到下游的配銷通路形成完整供應鏈,提高生產的附加價值,以中國大陸市場為腹地,進而布局進軍世界市場。ECFA是一張入場券,也是台灣拓展國際經貿空間的敲門磚。


    相關專題: 兩岸新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