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原中宣部長朱厚澤去世 曾被稱為“三寬部長”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5-10 10:15:24  


朱厚澤(1931.1~2010.5)
  中評社北京5月10日電/原中宣部部長朱厚澤家屬9日發出訃告:“朱厚澤因病醫治無效,於2010年5月9日0時16分在北京辭世,享年80歲。根據其生前遺願,喪事從簡:不開追悼會,不舉行遺體告別,遺體火化,骨灰送回家鄉安葬。” 1986年,在任中宣部部長期間,朱厚澤曾提出“寬鬆、寬容、寬厚”即“三寬政策”。

  《東方早報》報道,朱厚澤,1931年1月出生於貴州織金書香門第,革命家庭。其父及姨母姨父等多位長輩,師從著名的教育家黃齊生。1949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並參加革命工作。建國後,任貴州省青年工作幹訓班學員,後長期在貴州省工作,並任貴州省委書記。1985年7月從貴州省調任中共中央宣傳部部長。是中共十二屆候補中央委員、中央委員。

  朱厚澤在任中宣部部長期間提出了著名的“三寬政策”,他本人也被稱為“三寬部長”,朱厚澤本人曾回顧了當年提出“三寬”的前前後後。“三寬政策”的提出是在1986年文化部全國文化廳局長會議上,當時他在發言中說:“文化要發展,各行各業要發展,推而廣之,要使一個社會充滿生機、充滿活力,有一件事情恐怕值得引起我們注意,就是:對不同的意見,不同的看法,與傳統的東西有差異的觀點,不要急急忙忙做結論;同時,對積極的探索、開拓和創新,要加以支持。”“有篇文章,講到寬厚、寬容和寬鬆。三個‘寬’字,提出一個問題,就是:對於跟我們原來的想法不太一致的思想觀點,是不是可以採取寬容一點的態度;對待有不同意見的同志,是不是可以寬厚一點;整個空氣、環境是不是可以搞得寬鬆、有彈性一點。”

  2008年,在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周年之際,朱厚澤曾撰文《關於近現代中國路徑選擇的思考》,他提出,“我們回顧一下這二十多年,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生產力有了很大的發展。它是怎麼發展起來的呢?簡單一句話就叫:解除市場禁錮。”“要想解決我國的文化問題,以求思想活躍,文化繁榮,學術發展,實際上就是一句話:解除思想文化禁錮。”在該文中他從五個方面探討了中國路徑選擇的邏輯展開,他說現代市場經濟,“經歷過二十世紀變革的現代市場經濟制度,可能是好處較多、害處較少,效率較高、成本較低,剛性較弱、彈性較強,排他性較少、包容性較廣,比較易於自我更新的一種社會經濟制度,是迄今為止人類已經找到的有效組織社會經濟生活的形式、制度、方法的基礎。”談到“民主法治國家”,他說:“民主法治的國家制度不是沒有缺陷的制度,但是比較各種制度,它比較有彈性,抗衝擊,易於進行更新、發展和完善。高度集權、高度剛性的集權制度有它的好處,但是從長期看靠不住。”對於“公民社會”,他的意見是:“社會的治理也要從專政、統治、管治、強制、限制的思路轉變過來,實行企業自主、公民自治、國家和各種社會組織合作共治,否則是搞不下去的,我們在這個方面有非常痛苦的教訓。”對於“科學技術”,他又說:“我們已經進到這樣一個時代,要依靠科學、技術的創新來推動整個經濟的發展。同時要在人跟自然的關係上求得一個和諧的結果。”最後他說“人文精神”,“人最根本的就是人的思維,發展就是自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