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文物修復專家赴美修復流失海外文物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5-10 00:12:25  


  中評社北京5月10日電/中國日報網消息:英文《中國日報》5月8日報道:三位來自西安文物保護修復中心和陝西歷史博物館的文物修復專家今天(5月7日)取道上海前往美國賓夕法尼亞州,開始為期四周的昭陵“二駿”文物修復工作。

  “昭陵六駿”原陳列於唐太宗昭陵墓旁,其中“白蹄烏”、“特勒驃”、“青騅”和“什伐赤”四塊真品現存於西安碑林博物館,另外二駿“颯露紫”和“拳毛騧”於1918年流失海外,現存於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博物館。

  “昭陵六駿”石刻的原型是唐太宗李世民生前最喜愛的6匹戰馬,是他輔助其父唐高祖李淵平定四海、建國立邦時所乘的坐騎,它們分別名為:颯露紫、拳毛騧、白蹄烏、特勒驃、青騅、什伐赤。

  唐貞觀十年(公元636年),李世民詔令大畫家閻立本先畫出六駿圖形,由石刻家閻立德依畫形雕刻於華山石上。李世民親自作詩6首(即“六馬贊”),讚揚每匹馬的風采,並命大書法家歐陽詢抄錄下來刻在“六駿”旁邊。“昭陵六駿”在唐末時,便遭到了破壞,在此後的1000餘年中,儘管當地歷代官員對“六駿”呵護有加,但多年來自然和人為的破壞還是讓“昭陵六駿”飽受磨難。

  據紐約來遠公司老板盧芹齋(華裔)1927年9月10日的回憶錄稱:“二駿”是1912年被一個外國人唆使文物販子從陝西昭陵盜運出的。文物販子在搬運這些沉重的石塊時被當地民眾發現並截獲,由當時的陝西省官員予以查收。1915年,當時的中華民國總統袁世凱要求地方政府將“二駿”運到了北京,成為袁世凱的個人收藏。“幾個月後,他們通過另一個人賣給了我們。此事絕對合法,因為這是由國家最高權威賣掉的。”在回憶錄中盧芹齋這樣寫道。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