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聯早:希臘悲劇的啟示--隱患潛伏於不少國家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5-07 11:14:56  


  中評社香港5月7日電/債台高築的希臘政府最終吞下苦藥,接受歐盟以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高達1100億歐元的巨額援助配套;伴隨援助配套而來的,則是諸多要求雅典勒緊腰帶的附加條件,包括大量削減公共開支、加稅、改革勞動市場等。希臘必須在2014年把政府財政赤字,削減到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3%以內,去年的財政赤字占GDP比重是13.6%。

  聯合早報今天發表社論說,首當其衝的受害者是希臘的國民經濟,在國家破產陰影的籠罩下,已經陷入衰退狀態的希臘經濟,勢必在節流和增稅的雙重打擊下進一步萎縮。希臘今年的GDP將縮小4%,這個數字明年會擴大。無怪乎當希臘國會前天在討論開源節流法案時,憤怒的示威者衝擊國會大廈,全國工會也展開罷工,導致當地公共交通陷入癱瘓,飛機無法起降,船只滯留碼頭。

  示威行動的升級,使得商店和銀行遭遇汽油彈攻擊,警察使用催淚彈驅散人群,最終造成兩名婦女和一名男子葬身火海,至少5人送院急救。至此,希臘主權債務危機的悲劇性,便赤裸裸地展現在世人面前。除了引發國內的暴力示威,希臘國債危機的外部衝擊更為深遠。國際評級機構穆迪昨天警告,希臘主權債務的影響將波及歐元區國家的銀行體系,遭殃的國家包括具有同樣財政問題的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愛爾蘭和英國。

  社論指出,雅典的悲劇,當然有歐元區制度設計上的外在原因;但也有希臘自身不可推脫的責任。在採用價值更高的歐元取代本國貨幣德拉克馬後,希臘經濟的生產力並沒有相應的提高,也無法通過匯率價值,準確地衡量與反映經濟的創造力。與此同時,取消德拉克馬也意味著取消了國家掌控的貨幣政策,失去了因應經濟起伏的重要手段。此外,希臘在加入歐元區的9年間大量舉債度日,也因為沒有德拉克馬的貶值所發出的市場信號,導致問題延宕到今天這個幾乎不可收拾的局面。

  這種制度設計上的缺憾,如果沒有希臘政府不負責任的揮霍,可能也不至於釀成大禍。希臘目前拖欠的國債高達2730億歐元,比歐盟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聯合援助配套高出一倍不止,每年支付新增的利息達160億歐元。認定寅吃卯糧的雅典無法還債的金融市場,把希臘政府的國債利率推高到接近9%,比歐元區最穩妥的德國國債基準利率,高出了5.9個百分點。

  希臘政府一向就不是以節約著稱,在過去的200年間,國家有一半是處於欠債狀態。它在2001年加入歐元區時,公共債務還超過了GDP的100%。當兩大信用評級機構——惠譽以及標準普爾——在年初開始調降希臘主權評級時,希臘總理帕潘德裡歐一方面怪罪國際金融投機人,另一方面也不能不承認本國財政過去一貫浪費的事實。

  天底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希臘官方濫用公帑、任人唯親的壞傳統,只會加快國家破產的速度。欠債自然要還錢,而還債必然會痛苦,這是長期揮金如土的當然代價。雖然市場經濟理論承認適度財政赤字的合理性,量入為出仍然不失為個人與政府依循的良好準則。希臘悲劇的發生原因可以很錯綜複雜,歸根結底或許也可以很簡單——政治責任感。遺憾的是,悲劇的隱患依然存在,而且還潛伏於不少的國家裡。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