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退出政治江湖後 劉兆玄只想做回自己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5-07 07:53:39  


  中評社台北5月7日電/曾和兄長以筆名“上官鼎”著有“沉沙谷”、“七步干戈”等武俠小說的前“行政院長”劉兆玄,退出政治這一江湖染缸並接下“國家文化總會”會長一職後,彷彿只想好好做回自己、不再過問政事。 

  會給初次見面者這樣一種感覺,只因劉兆玄回顧自己從1971年開始當教授、進出政府部門工作多次,一直到去年毅然決然辭去“行政院長”,如何在這過程中維持自己的修養,的確是件不容易的事。 

  中央社報導,劉兆玄回憶,去年9月8日因“八八水災”請辭獲准後,隔天回到以前任教的新竹清華大學,昔日同事說他“好像昨天才離開清華”,讓他深覺這才是自己,一個談吐舉止仍停留在清華時期的劉兆玄。 

  在近似閒聊的訪談中,劉兆玄說,要怎麼做到原來的自己,不是完全靠天生,也因此,他常常會問自己,有那些事以前是習以為常地做,但現在不屑去做,或者有那些事情以前不屑做,現在反而屑了,這一切,都要靠自己懂得如何自我調整。 

  不像老國民黨的國民黨員,也是劉兆玄給採訪者的另一印象。 

  清朝雍正帝成立了行政中樞軍機處後,親賜“一團和氣”牌匾掛在軍機處內,讓軍機大臣們問政時要一團和氣,但是不是真的一團和氣?看看後來的史冊便可知。 

  雖然劉兆玄沒有提到這段歷史,但他有感而發地說“越做到高位越往上爬,其實(四周圍)會講不同意見的人越來越少,聽到不同想法的機會也越來越少”,凸顯台灣政壇上的氛圍,讓從政同志之間追求的也是表面的一團和氣。 

  說政治,確實惱人。但劉兆玄說,天生就是這樣,最後只能求助於自己的良知,“如果連這個都不聽時,那不就瘋了”。 

  認為台灣因政治、媒體傳播而造成社會撕裂的劉兆玄接著說,很聰明的人最後做出很愚蠢的事、說出很愚蠢的話,其實就是失去自我,如果再任其自然發展,便會越遠離自己,所以,聖人告誡我們要一日三省吾身。 

  接下“國家文化總會"會長後,棄政從文的劉兆玄活得更灑脫自在,但他現在是大隱隱於朝、中隱隱於市,或小隱隱於野,在兩岸交流逐漸從經貿邁入文化階段的當下,還真不好說。


    相關專題: 兩岸新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