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韓罕見約見中國大使 就金正日訪華施壓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5-06 09:21:05  


5日,據指載著金正日(小圖)的大型房車離開朝鮮駐華大使館。
  中評社香港5月6日電/韓國媒體最近非常關注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日訪華問題,並猜測他已經到了中國。與此同時,韓國當局也相信這是事實,並因此對中國的外交政策“指手畫腳”,甚至通過約見中國駐韓大使的方式向中國施加壓力。對此,中國的朝鮮問題專家在接受環球網採訪時表示,韓國這樣做顯然是對中國存在誤解,在朝鮮領導人訪華問題上指責中國沒有道理。 

  環球網消息,韓國《中央日報》5月5日發表了題為“金正日訪華導致韓中戰略夥伴關係出現裂痕“的文章,稱因朝鮮國防委員長金正日閃電訪華而遭到“背叛”的韓國政府和執政黨公開對中國提出指責,掀起了一場外交戰。文章稱,韓國外交通商部的第一次官申玨秀5月3日召見了中國駐韓大使張鑫森,轉達了韓國政府對金正日委員長訪華的立場並對此施加壓力。韓國政府就特定懸案召見中國大使是非常罕見的事情。5月4日,韓國統一部長玄仁澤也向前來進行例行拜訪的張大使強調稱:“目前,韓半島形勢非常緊張、異常嚴峻,現在是最需要中國顯示‘負責任的國家’姿態的時候。”大國家黨代表鄭夢准也在5月3日批判稱:“對中國允許金委員長在‘天安’艦事件期間訪華一事感到失望和憂慮。”5月4日,韓國國會外交通商統一委員會委員長樸振在華盛頓表示“中國不能(通過金正日委員長訪華)向朝鮮發出錯誤的信息”。 

  就此,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研究員、朝鮮問題專家晉林波在接受環球網記者採訪時表示,中朝關係有著歷史傳統,高層交往也是按照一定機制,即中朝首腦的相關會晤是早就確定好的事,與現實情況如何沒有關係。至於“天安”艦事件,目前還在調查中,沒有明確的結論。而即使有了結論,這也是只是個案,不應與中朝關係、首腦訪問、六方會談等問題聯繫起來。晉林波強調,韓國對朝鮮領導人訪華感到不是滋味可以理解,但是做出如此激烈的反應卻是不合適的,這也反映出韓國對中國在朝鮮半島的作用有誤解。事實上,中國一直在為朝鮮半島的和平與穩定而努力,從長遠考慮,金正日訪華對朝鮮半島局勢緩和有好處。 

  《人民日報》前駐朝鮮記者徐寶康在接受採訪時指出,韓國政府和媒體對中國的不滿的重要原因,是把中朝、中韓關係看得太單純,並且把二者簡單對立起來。事實上,中朝或者中韓關係沒有針對另外一方的考慮,這樣的關係有利於朝鮮半島的和平與穩定。中國的目標就是通過對話,以和平方式解決朝鮮半島的衝突與對抗。徐寶康認為,韓國當局和媒體經過一段時間的冷卻後會理解中國。他說,韓國政府對中國有期待,這可以理解,但它必須清楚,最核心的期待應該是有利於朝鮮半島的和平與穩定。 

  遼寧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呂超也在接受環球網採訪時強調,金正日委員長訪問中國應該是早已安排好的,與朝鮮半島局勢和“天安”號事件沒有關係。而且,“天安”號事件認為是北方所為還只是一種猜測,朝鮮方面已經予以堅決否認。韓國在這種情況下就金正日委員長訪問一事指責中國沒有道理。呂超研究員強調,中國致力於維護朝鮮半島的和平與穩定,與朝鮮的正常交往無可指摘。中國同樣重視與韓國的外交關係,但韓國希望中國在“天安”艦事件上擔任“裁判”的想法太幼稚。中國也對“天安”艦深表同情,但韓國不能在這個問題上將自己的觀點強加於人,媒體關於中國對“天安”艦事件態度將影響“今後100年的韓中關係”的說法更是不理智。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