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式需要自我改進的過程
理性而言,“中國模式”是客觀存在的。就像是蓋房子,房子蓋好了肯定有個模式。問題在於如何看待和評介這所房子?這裡既可以用比較科學和客觀的方法,來研究有關這所房子的諸多問題:這所房子是怎樣的?如何蓋成的?為什麼會蓋成這樣而不是那樣?這所房子是否根基牢固?如何改進?等等。但也可以用“審美”的角度來看待這所房子。如果是後者,那麼政治化和道德化等傾向性就變得不可避免。很可惜的是,到目前為止,人們對待“中國模式”問題大多是從“審美”的角度進行的。對客觀存在的“中國模式”沒有什麼認識,對其“審美”的評論倒是不計其數。
有些人不承認或者貶低“中國模式”,是因為他們把模式看作一個非常理想的東西。這也不符合歷史觀。在社會領域,任何一個模式都有其優勢也有其不足的地方,根本就不存在一個百分之百的理想模式。任何模式具有歷史性。西方模式也是一樣。例如,西方的民主模式走了很長的路,從早期的貴族民主,到工業化時代的商業精英民主,到現在的大眾民主,經歷過很大的變化。西方市場經濟模式也一樣,從早期馬克思主義所說的原始資本主義,到現在的福利資本主義模式,都有一個演變的過程,有個改善的過程,有個進步的過程。就是說,任何模式不是一成不變的,在不同的歷史階段,必須改革自身,以符合時代的需要。
“中國模式”是客觀的,但任何一個國家的人、任何一種文化的人都有權利去看,去解釋這個模式。中國人和西方人都有權利去看這個模式。正因為這樣,東西方之間對中國的模式的爭論永遠不會中斷。就像對西方民主一樣,東方人經常從自己的觀點去看西方的民主模式,他們所得出的結論,跟西方人看自己的民主模式是很不一樣的。(當然,西方人對西方的制度看法也莫衷一是。)重要的是,要把客觀存在的“中國模式”和對這一模式的“審美”趣味區分開來。過分“審美”就會導致過分的政治化或者道德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