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林行止:狂熱樓市之後,“遊資”哪裡去?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4-30 17:52:12  


  中評社北京4月30日電/東方早報今天刊登香港財經作家林行止的文章說,內地“遊資泛濫”,狂熱的樓市成為這類資金的次佳出路;如果樓價受壓,樓市對資金持有者的吸引力下降,“遊資”當然可進入股市及開張不久的期市,“闖關”到香港以至海外市場,亦不無機會。然而,這類市場起伏太大,加上還有“內幕炒作”,並非人人皆宜。在這種情形下,筆者以為黃金也許是不錯的投資對象。全文如下:

  一

  北京政府試圖以宏觀調控措施冷卻樓市的決心,不容忽視;以內地政權的性質,當局下決心無事不可成;壓抑物業炒風,相信很快會收成效。

  據一些媒體報道,國務院已批准重慶、深圳和北京作為徵收物業稅試點城市(編注:近日,國家稅務總局新聞發言人就此表示,“尚未聽到相關消息”)。當然,“新稅”之立法必須經過全國人大審議通過,不是政府說要徵收便可實時貫徹,但這類“技術性問題”,不難迅速順利過關。

  在行福利制度的資本主義社會,物業稅並非“新稅”,而是行之有年的重要財源,由於政府的主要目的不在借之操控樓市,物業投資者只要把其納入成本計算之中,樓市便會按照經濟規律“如常”運作;然而,當政府醞釀這種稅項的目的在於向熾熱的樓市“潑冷水”時,不管你如何“財大氣粗”,若不及時找人“接火棒”,成為“大傻”的肯定便是這些人!

  樓價漲升太急,社會上便有人歡喜有人愁。內地有置業意識和需求是近年經濟起飛後才有的商業行為, “無殼家庭”肯定屬絕大多數。那等於說,“愁”的人數十倍以至數百倍于“歡喜”的人,不足為奇,政府若放任不理,貧富兩極的鴻溝必然日甚一日。政府通過稅項“穩定樓市”、“令大部分人有能力買樓”,是非常“文明”且可獲多數民意支持的施政。

  通過稅率調節之外,增加土地或物業供應是更王道的平抑漲風的辦法。在這方面,英國最大規模超市德士古(Tesco;樂購)剛剛宣佈“重新投入”物業發展,其法也許可為內地國企借鑒。德士古業務多元,與消費者有關的生意都沾手,發展以“超市消費者”為對象的物業,順理成章。該公司決定在全國八個鄉鎮(其中三個屬大倫敦的邊緣地區)興建由數百至上千間“中產可以負擔”(德士古提供比銀行更具競爭性的貸款利率)的小屋組成的新村,當中當然包括其超市及一切生活必需服務……國企似有可以仿效之處,不僅這種“合理價”小區有市場需求,而且可避免政府直接入市打擊商業活動的批評。筆者對國企認識不深,只是直覺上認為國企應把持份者(Stakehol ders,全民)的利益放在股東之上。國企在全國各地興建這類小區,可算是政府的德政。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