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後一超多強格局”與中國的“三環準聯盟外交”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5-31 00:18:53  


中國應抓住時機,積極發展具中國特色的準聯盟外交。
 
  再次,在當前“後一超多強格局”中,權力已進一步分散化、破碎化,全球性大國、地區性大國以及小國之間的界限日益模糊,各種勢力的大小都具有相對性,特別是隨著一體化步伐加快,某些區域組織對世界權力的消長起到重要影響作用,如傳統的歐盟、非盟、阿盟等在地區事務中已經發揮了積極作用,成為任何大國都不容忽視的地區影響力量;近年來東盟、海合會、非盟等區域組織中的中小國家也尋求聯合自強,努力發出同一種聲音,並在各大國之間積極周旋,實施“多元平衡”、大國平衡戰略,期望成為受人尊重的一極。

  最後,從“後一超多強格局”向未來的多極化格局的轉換過程將是漫長的,期間不可避免會出現波動和反復。一超(美國)實力的衰弱速度、傳統大國中長期發展戰略走向、新興大國發展模式的穩定性以及區域一體化的方向將成為“後一超多強格局”未來發展的四個主要變量,這四個要素都具有不確定性,影響未來多極化格局的形成,如金融危機爆發後俄羅斯所出現的金融問題已經給俄未來的發展蒙上了陰影,盡管俄羅斯崛起的條件較為有利。與美國和傳統大國相比,新興大國由於國民經濟體係不健全,國內社會矛盾較為尖銳,民族分裂勢力活動頻繁,出現各種危機的概率較大。這些新興大國具有脆弱性一面,很可能在多極化進程中因民族問題、內部社會問題的湧現而喪失戰略機遇期乃至喪失大國地位。

  由此可見,小布希執政八年,世界的格局的基本特徵是“一超多強”,世界的主要矛盾是“恐怖與反恐”、“謀霸與反霸”;金融危機爆發後,世界格局的主要特徵是“後一超多強”,各國的主要任務是維護“綜合安全”--包括維護國家主權與領土完整的傳統安全,以及維護經濟安全、能源安全、糧食安全、文化安全和社會安全等各種非傳統安全,實現“綜合安全”的主要途徑是在自我保護的基礎上開展國際合作。

  新時期中國的“三環準聯盟外交”

  “後一超多強格局”對中國外交起到重要影響作用。作為“後一超多強格局”中的新興大國,中國發展成為新時期的重要一極,正迎來戰略機遇期,但國際格局的轉換對中國國內政治尤其是經濟安全與民族問題構成巨大沖擊,各類突發性問題不容忽視。中國當前的準聯盟外交首先應服從和服務於中國的國內發展,包括積極開展經濟外交和能源外交,打擊民族分裂勢力和恐怖主義,切實保護中國的海外利益,為中國維護主權、領土完整、經濟發展和社會改革爭取有利的外部環境,確保中國經濟的平穩較快發展和民族問題的妥善解決。在應對反分裂勢力方面,中國需要優先應對海外“台獨”、“疆獨”和“藏獨”勢力的干擾,進一步阻止台灣、新疆和西藏問題國際化;在全球金融危機中,中國需要培育獨立思考和明確判斷問題的能力,防止某些大國借機轉嫁矛盾和危機,讓中國買單。中國還需要根據國際格局的變化選擇新的政治聯合戰略,所有這一切都離不開中國安全戰略的調整與中國特色準聯盟外交。

  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後,世界日益呈現“後一超多強格局”,即美國和傳統大國的衰弱、新興發展中大國的崛起、地區主義的進一步發展、各種政治力量重新組合,從而形成了三大力量中心--以美國、日本、歐盟、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等為代表的傳統大國力量中心,以中國、俄羅斯、印度、巴西、南非、墨西哥等為代表的新興發展中大國力量中心,以非盟、阿盟、東盟、上合組織、經濟合作組織(ECO)、南亞區域合作聯盟、安第斯國家共同體、中美洲共同市場、南方共同市場等為代表的、以中小國家為主體的區域組織力量中心。中國的準聯盟外交必須牢牢抓住上述三大力量中心中的關鍵力量,適時開展“三環準聯盟外交”。本文提出的“三環準聯盟外交”的第一環是中美準聯盟,以帶動中國與歐盟、日本、澳大利亞和加拿大關係的全面改善;第二環是中國同地區關鍵國家的準聯盟外交,以爭取中國同發展中大國關係的全面改善,這些關鍵國家包括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印度、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亞、沙特阿拉伯、土耳其、埃及、尼日利亞、南非、巴西和墨西哥12個國家;第三環是中國在上合組織、中非合作論壇、中阿合作論壇三個多邊框架下的準聯盟外交,以爭取中國同以中小國家為主體的區域組織的關系改善。為甚麼選擇上述國家和組織作為準聯盟外交的對象?這主要依據四個標準:對象國(組織)對中國國家安全和利益的重要性、對象國(組織)所處的地緣位置的獨特性、對象國(組織)的國內形勢穩定程度、對象國(組織)與中國的友好度。

  總之,“後一超多強格局”是從“一超多強”向“多極化”格局演變的必由階段,是以美國為首的傳統大國相對衰弱、新興大國不斷崛起、區域組織不斷發展、世界力量重新組合所引發的動態性權力變化所致,客觀上要求中國重新界定安全合作對象,構建中國新的準聯盟戰略。中國與上述關鍵國家應建立實質性戰略合作關係,在“後一超多強格局”下抓住機遇,統籌中國外交的全球佈局,使中國“三環準聯盟外交”獲得更多的外部資源。中國的“三環準聯盟外交”是國際格局從“一超多強格局”向“後一超多強格局”轉變的必然要求。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10年5月號,總第149期)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