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華人如何面對移民 維權發聲爭話語權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4-29 10:12:56  


 
  危機“替罪羊”

  如果說去年實施的歐盟《移民公約》以及年初生效的西班牙《新外國人法》,都是針對非法移民,那麼近期出台的種種不合理限制政策,則將炮口一轉,衝著那些依法納稅的合法移民打來。

  需要移民來補充其社會勞動力的缺乏,曾經是一些國家對移民問題採取和緩政策的出發點。而移民所造成的社會福利、服務支出增加,治安問題和融入問題等,又讓他們心生猶疑。隨著後金融危機的到來,經濟復甦的遲緩令一些國家“有病亂投醫”,強迫移民為經濟的低迷徘徊埋單,指責移民爭搶就業、教育機會,造成失業率上升、犯罪率增加、賦稅增加等,於是種種限制移民的“緊箍咒”紛紛出台。“飲鴆止渴”、步步緊逼的移民政策不僅無法從根本上提振本國經濟,還會給低迷不起的經濟帶來更為負面的影響,催生新的社會問題。

  所在國社會內部矛盾的包袱,不應該轉嫁給移民來背負。據調查,西班牙外來移民所從事的工作,與西班牙人的就業職位並不發生衝突。在西班牙的20萬華人移民,大多數都是從事“4把刀”(菜刀、木工刀、剪刀、理髮刀) 等小資本投入、低技術含量的傳統行業。

  此外,旅居海外的華人移民為所在國所作的貢獻是不容抹殺的。華人向來靠腳踏實地、吃苦耐勞立足於海外社會。加拿大多倫多華人地產經紀都認同,如果沒有華人移民的貢獻,僅憑本地消費力,多倫多房地產業難有如今般旺盛。在金融海嘯中,移民消費一直在給加拿大大城市的樓市“輸血”。

  維權敢“發聲”

  面對政策的歧視,旅居海外的華人不能默默無語,要通過各種方式和渠道,維護作為合法納稅人應有的權利,爭取華人移民在所在國的話語權。

  “我認為政府在制定政策的過程中需要多聽聽華人社區的訴求,多參考華人的意見。”從小在廣東潮州長大,移民英國近20年的吳克剛如是說。5月6日,他將與其他8位華裔人士一同參加英國國會議員選舉。他認為,華人移民在目前高失業率的生存環境中,飯碗總是優先考慮,在心理上往往離選票很遠。但正是選票的政治力量,才能幫助華人找回失落已久的話語權。

  華人社區也在行動起來,積極“發聲”。英國華人社團將聯合華人及印巴餐飲業,在5月3日舉行全國“半小時休市行動”,並在倫敦華埠集會,要求保障無證移民基本的生存與工作權,以行動支持“陌生人成公民”有條件合法無證移民方案。在加拿大,移民咨詢服務是華人的傳統行業。4月19日,加拿大注册移民顧問協會主席胡商呼籲,在加拿大更嚴厲的移民顧問管理制度即將啟動時,華人小區、社團應該積極參與這一立法過程,爭取令新法可以最大限度地包容現有的合法華人業者。

  目前,在西班牙司法部門登記的大小華人僑團有130多個,從最早的同鄉會、姓氏宗親會,發展到了華人行業協會、華人商會等。如果眾多僑團及時溝通,就能匯成一股力量,為維護旅西華人的切實利益而努力。

  儘管面臨著提高的移民門檻和“內外有別”納稅人政策,不服輸的華人總能積極為自己爭取一片生存的天地。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