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韓國中央日報:上海飛躍成為“亞洲經濟中心”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4-26 14:26:22  


  中評社香港4月26日電/韓國中央日報中文網報道,“萬事俱備,只欠東風。”這是《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在準備了同曹操進行決戰之後說“只等起東風”時說的話。在下個月1日將迎來世博會開幕的上海做好了所有的準備,只等開幕那天的來臨了。上海的大街上到處都是世博會標誌,出租車里掛著世博會的吉祥物“海寶”,學生們的書包也貼著世博會的貼紙。在裝飾一新的虹橋機場的跑道上還有在機身上裝飾上了巨大的世博會標誌的飛機在起飛。

  我們在世博會事務局里見到的中國方面的相關人士看起來都非常興奮。他們都說:“本次世博會將成為向全世界宣言上海時隔100多年又蘇醒了的契機。”這是想起了上海的歷史而說的話。就在20世紀初上海還是東亞最好的商業城市,在黃浦江周圍外灘西側的市內有股票在交易,港口停滿了往返西方各國的貿易貨船。但這裡卻是“被奪走的港口”,被美國、法國、日本等列強強製劃成租借地,20世紀30年代末被日本占領。當時在外灘公園還有“華人與狗,不得入內”的標牌。在曾經是屈辱象徵的那裡即將舉行被稱為是“經濟奧運會”的世博會。

  世博會是展示產業和科學技術發展的巨大活動。蒸汽機車是在1851年的倫敦博覽會上、汽車是在1885年的安特衛普博覽會上亮相的。普通人接觸到電視也是在1939年的紐約世博會上。那麼我們將在本次的上海世博會上看到什麼呢?如果帶著這樣的期待參觀世博會的話很明顯會失望,因為現代世博會不是單純展示技術和發明,更重要的是指出人類發展的方向。上海選擇的話題是“人類同城市間的和諧”,提出了“城市,讓生活更美好 (Better City, Better life)”的箴言。所有的展館都按照這一主題準備了展示物品和活動。觀看的要點不是劃時代的發明展品,而是尖端技術應該如何改變城市人生活。

  世博會還會徹底改變一個城市。1889年的巴黎世博會就是如此。當時舉行世博會的地方是曾經被用作西部軍事練兵場的落後地區,但在建立了埃菲爾鐵塔、設置了觀賞物之後那裡成為了一個新的名勝。本次的世博會也是一樣。在即將舉行展示會的5.28平方公里的世博會園區是上海最為落後的貧困村。以黃浦江旁邊的江南造船廠為中心,分散了很多小規模工廠,居民們被環境污染所困擾。但現在那裡變成了上海地區綠化率最高的清潔地區。這是脫胎換骨,滄海桑田。正像巴黎世博會展地一樣,上海的世博會腹地正在成為另一個里程碑。

  上海的變身也很耀眼。就在1年之前還是3條路線的地鐵現在變成了13條路線。曾是亂七八糟的“地方飛機場”的虹橋機場成為了同航空線、高鐵、地鐵等連接的“交通中心”。主要街道和公寓也脫去了暗裝,裝扮得像新娘一樣。

  中國通過本次世博會想要取得了另一個效果,就是使上海成為“國際經濟城市”。就是說要像倫敦、巴黎、芝加哥、紐約、大阪等城市以世博會為契機成長為了經濟城市一樣,使上海的地位也提高一個層次。這是可能實現的藍圖。上海不管是過去還是現在都是物流中心。它是連接長江內陸和太平洋各國的物流中心,它周圍形成了為稱為“長三角”的產業園區。隨著上海在那裡的金融、服務中心的機能增強,它將具有在地球村中少見的競爭力。讓長三角迸發出如此的力量的就是上海。因此有人說:“在G2(美國.中國)時代,上海將成為同美國紐約相匹敵的世界兩大經濟城市。” 

  本次的世博會將有192個國家參加,預計將有500萬名的外國人來游覽。雖然他們也會向上海宣傳本國的形象,但反過來,他們更多的還是將把上海的形象傳到了自己國家。

  上海世博會對於韓國來說意義也很大。因為在2008年奧運會之後,可以又一次傳播韓中共同發展的信息。不僅僅是國家館,還建立了企業館這一點也值得高調稱讚。主辦方預想本次世博會中將約有7000萬人入場,這一水平將超過之前遊客最多的大阪世博會(1970年)的6400萬人。預計平均每天40萬人,頂峰時最高每天將有60萬人來參觀。中國的遊客們認為本次的世博會是:“不出國就可以看遍世界的機會。”反過來看,這也將是使韓國的形象深入人心的機會。主管建立韓國企業聯合館的貿易協會副會長吳永鎬表示:“將以本次活動為契機,讓中國社會了解韓國的企業是追求兩國共同發展的企業。” 

  上海世博會的意義在以後可能會被評價成很多種。有一種很明顯,就是它是宣言21世紀“中國力量”的飛躍的巨大政治、經濟、文化活動。


    相關專題: 2010年上海世博會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