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玉樹災區生命搜救基本結束 2203人遇難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4-25 12:59:41  


在損失最嚴重的扎西大同村,一名僧人手持佛珠站在廢墟中,許久沒有離開。新華社
  中評社北京4月25日電/玉樹抗震救災工作取得重大階段性成果。當前以搜救生命為主的第一階段救災工作基本結束,經過逐村逐戶拉網式排查搜救,目前已清除死角和盲點,安置受災群眾與災後重建工作同步進行。這是今天下午舉行的解放軍和武警部隊抗震救災聯合指揮部新聞發布會上透露的。

  人民網報道,截至今天零時,軍隊和武警部隊共出動兵力12448人,其中軍隊7813人,武警部隊4635人,主要在受災的玉樹、稱多、曲麻萊3縣13個鄉鎮78個自然村(組)實施救災行動,主要完成了搜救人員、救治傷員、搶運救災物資、安置受災群眾、開展衛生防疫等任務。

  災情發生以來,共搜救被埋群眾1584人、救治傷員18129人、轉運傷員9267人、找到遇難者遺體553具、拆除危房730間、清理廢墟40232立方米、搭建帳篷3008頂、轉運物資11991噸、挖出現金6053萬元和價值8186萬餘元的貴重物品,搶修道路187公里。截至4月24日17時,玉樹地震已導致2203人遇難,失蹤73人。

  據介紹,任務部隊下一步的救災重點主要有5個方面:盡快恢復災區正常的生產生活,全力做好傷病員救治和衛生防疫工作,抓緊搭建帳篷學校,積極做好物資轉運工作,保護和搶救藏文化遺產。

  395名學生分赴青海省內各地就讀

  從青海省教育廳抗震救災指揮部了解到,今明兩天玉樹地震災區將轉移395名學生分赴青海省內各地就讀。

  據青海省教育廳副廳長才讓太介紹,由於地區因素,教學空間狹小,且人數較多,如今進入災後重建的過渡階段,沒有足夠的地方安置學生就讀。地震使玉樹地區遭受重創,如果全部使用活動板房複課的話,過渡性建設投資必然加大,進而造成人民的生活保障難度加大。同時,地震給學生帶來了巨大的心靈創傷,轉移也是為了讓學生們換個環境,盡快進入學習狀態。因此,學生轉移是災後重建過程中最好的過渡性辦法。

  才讓太說,此次學生轉移將完全尊重學生及其家長的意願,還將徵求地方政府的意見。學生轉移將按照全寄宿式學校的形式進行安置,預計將在外地就讀三年左右。學生在外就讀的生活保障、師資保障和學習保障,是目前面臨的最大困難。

  針對如何解決當前的困難,才讓太表示,教育部已派人來到玉樹地震災區,同青海省教育廳正在進行調研,現在的辦法就是維持兩免一補政策不變,生活補助跟著學生個人進行發放。青海省教育廳正在考慮盡可能將州縣小學高年級的學生安排到西寧就讀,一旦條件成熟,還會將部分初高中學生安排到省外就讀。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青海省玉樹縣發生7.1級地震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