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李源潮:領導者公信力是建設和諧社會關鍵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4-23 11:38:04  


  中評社北京4月23日電/新華網報道,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組織部部長李源潮4月16日在中國---新加坡“和諧社會與領導力建設”論壇上作主旨發言,全文如下:

  第二屆中國—新加坡領導人才選拔與培養論壇,今天在美麗的新加坡隆重開幕。剛才,張志賢副總理的致辭和吳作棟資政的發言對我們很有啟發。下面,我就提高和諧社會領導者的公信力作個發言。

一、中華文化之魂在“人和”

  和諧社會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孜孜以求的社會理想。“人和”是中華文化中最核心、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孔子主張“和為貴”、“和而不同”。孟子認為“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政通人和”是中國歷朝歷代對社會治理狀況的最高評價。

  “人和”包括天人和諧、人際和諧、身心和諧,就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社會中人與人和睦相處,以及個人精神與現實的協調。

  在中國發展進步的歷史長河中,各民族相互融合、取長補短,共同創造了燦爛的中華文明。綿延千載的絲綢之路,連結亞歐大陸,是一條和平之路。鄭和七下西洋,帶去的是貨物和貿易,傳播的是友誼和文化。近代以來,一批又一批中華兒女漂洋過海,同住在國人民友好相處、和諧相融,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這一切都表明了中華文化“人和”思想的厚重價值和獨特魅力。

  新中國成立後,中國共產黨把實現社會和諧作為執政的重要綱領,建立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政治制度,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共同建設社會主義國家。對外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同一切國家發展友好關係。改革開放特別是新世紀以來,針對中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轉型帶來的利益多元複雜、矛盾易發多發等新情況新問題,我們明確提出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目標任務。同時,致力於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積極倡導和推動建設和諧世界。中國堅持走科學發展、和諧發展、和平發展道路,是在新時代對中華民族和諧文化的繼承和弘揚。

二、國家“人和”的基礎在社會公信

  社會要和諧,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是基礎。社會公信度越高,社會和諧的基礎就越牢固。政府的公信力是社會公信的支柱。政府公信力強,就能引領和支撐社會公信,保障和促進“人和”;政府失去公信力,就會產生治理危機,導致社會無序混亂、國家禍患叢生。中國歷史上失信亡國、立信強國的例子並不鮮見。

  政府的公信力,一方面來源於政府管理國家和公共事務的績效,一方面來源於對公眾的尊重、誠信和廉潔行政。中國共產黨始終把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根本宗旨。從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到胡錦濤,黨的中央領導集體一貫強調,中國共產黨是為民族、為國家、為人民謀利益的政黨,要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始終把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一代又一代共產黨人以實際行動踐行黨的宗旨,甚至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在人民有災有難、有險有亂的時候,黨員和幹部始終衝在第一線,做人民的主心骨。比如,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面對空前慘烈的災難,中國黨和政府視人民的生命安全高於一切,緊急動員一切力量抗震救災。許多災區黨員幹部在自己喪失親人的情況下以救別人為先,帶領群眾搶險救災。4500多萬共產黨員自願交納抗震救災“特殊黨費”97億元。2008年底中國經濟受到國際金融危機嚴重衝擊,中國政府果斷決策,出台應對危機“一攬子計劃”,黨領導了全國的“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國有企業帶頭不解雇員工,使全國人民的生活沒有受到大的影響。4月14日青海玉樹發生強烈地震,黨和政府緊急部署抗震救災,不惜一切代價搜救生命、全力保障災民生活。正在國外訪問的胡錦濤總書記提前回國,和人民一起抗震救災。獲救的藏族群眾說,有黨、有政府、有各族兄弟,我們一定能度過這最艱難的時候。去年3月,美國皮尤研究中心在24個國家就國家經濟和國家前進方向進行民意調查,結果顯示,86%的中國人肯定國家前進方向,82%的中國人對國民經濟感到滿意。

  中國正處在現代化建設的關鍵階段,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黨和政府的公信力也存在著流失和受損的危險。比如,有的地方領導科學發展、協調社會利益關係的能力不強,有的地方政策透明度不夠;少數公務員不嚴格依法辦事,甚至以權謀私、貪污腐敗等問題,都嚴重損害黨和政府的公信力。我們對這些問題高度重視,中共十七大明確把提高選人用人公信度、提高政府公信力,作為黨和政府建設的重要目標,並將堅持不懈地為之努力。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