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不可思議"的印度 各種事物融合為一體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4-19 09:10:38  


新德裡的摩托三輪車被稱為“窮人的出租車”。
 
  在記者看來,印度呈現出一幅“分裂”的圖景,似乎有“兩個印度”———

  如果乘坐新德里的地鐵,你會發現地鐵裡是另一個世界。車站和列車乾淨、整潔,環境舒適。地鐵改變了德裡居民的觀念,讓他們學會了排隊等車、遵守秩序。人們不會在乾淨的地鐵裡亂扔垃圾,學會了愛護公共財產。

  印度的豪華酒店比比皆是,只隔著一扇門,就隔絕了外面的混亂、炎熱。空調開得凍人,提供最優質的服務,剛進大廳,往往一杯清涼的茶水已端到手上。

  在新德里防衛區,別墅林立,環境優雅。如果一個印度人住在這裡,夏天吹著空調,出入乘坐有空調的汽車,進出高檔購物中心,那麼他絕對看不到印度的另一面。

  孟買的高檔社區會改寫遊客對印度的印象,那裡的環境不亞於第一世界的任何國家。黃昏時分,人們在孟買海濱散步、休憩,夜幕降臨,印度金融中心燈火闌珊,景色迷人。而就在同一個城市裡,也有著亞洲最大的貧民窟,那裡是另一種景象。用奈保爾的話說,“那是另一個孟買、令人心悸的孟買。”

  事實上,印度人也豪不避諱地談論“兩個印度”。印度Infosys公司創始人納拉亞納.穆爾蒂(N .R .N arayanaM urthy)曾這樣向自己的同胞發問:“雖然我們在高等教育和科技上取得長足進步,但印度仍然有3.5億人是文盲;很難想象這個國家有3.18億人用不上潔淨的飲用水,2 .5億人缺乏基本的醫療服務。為什麼到了2009年,我們還有6.3億人仍然無法用上像樣的衛生設施?國際性的大超市和食品連鎖店遍布我們的城市,城裡的年青一代盡情享用比薩,但為什麼這個國家仍有51%的兒童營養不良?”

  這就是印度讓人困惑之處。印裔美國記者米拉.坎達曾說,她並不想否定新印度的存在,它確實存在,而且積蓄了無盡的潛能,讓人從心底裡感到振奮。但是舊印度並沒有消亡,成為過去。

  種姓制度

  婆羅門也會從事“低賤”職業

  舊印度的標誌之一是種姓制度。記者來印度之前,就特別想看看種姓制度長什麼樣。說實話,記者在印度時並沒有直觀感覺到種姓的存在。只是隱隱覺得,不同種姓的印度人氣質不同。但種姓制度的的確確存在並影響著印度社會。維多利亞時代英國評論家喬治.伯德伍德爵士(G eorgeBirdw ood)曾說:“只要印度教徒仍然堅持他們的種姓制度,印度就將永遠是印度;一旦他們拋棄種姓制度,印度將不複存在。”這句話深刻揭示了種姓制度的根深蒂固。

  簡而言之,種姓制度是古代印度的社會等級制度,它包括4個階層和一個甚至沒有自己種姓名稱的達利特,又稱為賤民或不可接觸者,他們被認為天生受到污染,“接近時會被傳染”。種姓制度通過《摩奴法典》之類的法律固定了下來,不僅僅是印度教教徒,印度其他宗教也往往免不了受到種姓的影響。

  早在印度獨立前,國大黨元老莫提拉爾.尼赫魯曾表示:“只要(種姓)制度仍然存在,印度就不能在世界文明國家中占據應有的地位。”

  獨立後,印度憲法規定印度是世俗國家,否定了種姓制度,禁止任何基於種姓的社會歧視。

  如今,在中小城市、偏遠鄉村、貧困地區,種姓制度造成的等級觀念仍然盛行。種姓還經常被染上濃重的政治色彩。例如,印度北方邦形成了一個代表印度社會下層利益的印度大眾社會黨(BSP),為賤民的權益呼籲,尤其從2003年以後,該黨有一定的氣候,2007年5月,出身賤民階層的瑪雅瓦蒂領導的印度大眾社會黨贏得選舉,瑪雅瓦蒂成為印度北方邦的首席部長,也是目前印度惟一出身賤民階層的首席部長。

  印度的現代民主,對賤民的地位提升、機會的保障,起到了核心作用。隨著現代化和城市化的進程,在消費主義的強烈衝擊下,在印度大城市裡種姓的藩籬已經打破,高種姓的婆羅門也可能從事以前被視為低賤的工作。記者在新德里時,為我們開車的司機D ubey出身為婆羅門,他沒有傳說中婆羅門階層的高傲,待人和藹。他表示,不會讓自己的孩子從事司機這類職業,他有兩個兒子,一個是工程師,一個在學西班牙語。據悉,婆羅門階層的人也有從事制革,這個行業曾是很低賤的。

  在大城市裡,種姓制度讓位於財富不均造成的社會分層。德裡和孟買的很多大富翁都是賤民出身,也受到人們的尊重。而且低種姓的富人可以和高種姓的人結婚。但如果沒有地位、也沒有錢,就不太可能。

  據當地人介紹,種姓之間的通婚還是不多見。但在印度的信息技術中心班加羅爾,似乎情況有所不同,那裡不同種姓的年輕人通婚並不是什麼新鮮事。也許,現代信息技術在讓印度實現飛躍的同時,也推動了社會階層的流動。

  儘管種姓作為一種制度早已動搖,但據在印度呆了很久的中國人透露,印度人依然對身份比較敏感,等級觀念常常決定了人際交往的微妙禮儀,他們見到一個人,往往會首先從這個人的名字來判斷其社會地位,難以一個平等的心態來待人接物。

  政治體制

  “民主是印度的最大優勢”

  提起印度民主,不少人就會如條件反射一般,認為印度民主的效率低下。但就是這樣一種被很多人認為低效率的政治體制,促成了印度60年的穩定。

  印度實行多黨制,政黨林立,主要政黨為印度國大黨、印度人民黨和印度共產黨。為了解決文盲選民不能通過文字辨別候選人所屬黨派的問題,每個參選的政黨都有自己的標誌,如:國大黨的選舉標誌是一只手掌。它的口號是:國大黨的手總是撫慰著窮人。這口號正契合印度國父甘地的夢想———“從所有人眼睛擦去淚水”。印度人民黨的選舉標誌是一朵蓮花。印度社會黨選舉標誌是一輛自行車。

  成立於1885年的印度國大黨是印度所有政黨中歷史最悠久、最大的政黨。4月5日,本報記者拜訪了位於新德里人民路10號的國大黨總部,如果不是看到圍墻上的國大黨主席索尼婭.甘地畫像,會覺得這裡可能是一片普通平房。從大門進去,是一棟白色的建築,上面有衛星天線。往裡走,院子裡散布著幾十間平房,都非常簡陋,讓人難以想象這裡就是印度最大的黨、當下印度執政黨的總部。條件的簡陋並不妨礙國大黨的運作,國大黨主席索尼婭.甘地最近剛剛推動印度上議院通過了婦女席位額度法案。

  印度政治全民參與,從整個國家來看,每個邦都是分散的,有很強的獨立性,但每個邦在中央都有一定的政治寄托,通過這種政治體制,分散的每個邦組成非常統一的聯邦。每個政黨在中央都有一定的席位。雖然中央對地方的統治力不大,但這樣的聯合政府使印度政治體制更加穩定,尤其是2000年以後,印度的幾次大選都很和平,沒有出什麼大的問題。多少年來,政權的輪換沒有出現大的流血衝突。

  在印度採訪期間,記者反覆聽到一個觀點,即印度民主是印度的最大優勢。有分析人士告訴本報記者,印度的這種政治體制,或許正好適合這片土壤。印度是一個比中國複雜得多的社會,這麼多年來,雖然有一些反抗,如當年錫克教的暴動,克什米爾鬧分裂,還有納薩爾運動,但基本上印度社會還是穩定的。對此,英國金融時報記者愛德華.盧斯認為,印度民主扎根於印度多元化的傳統中,由於它的多元化,幾百年來,這個國家在處理社會衝突時不會自動轉向暴力。

  在孟買,有一個公園專門供一些社會團體、民眾集會、遊行。當地人稱之為孟買的“海德公園”。民主成為了印度社會壓力的調節器。

  表面上看,有一些鬧哄哄,有一些混亂,但整個系統又是有規律地運作。像蜂群一樣,表面看鬧哄哄的,但整體卻是有序的,朝著一個方向運動。本報記者曾搭乘印度的火車,它的速度不快,但它基本運行穩定,沒有黃牛票,有先進的訂票系統。在我看來,印度民主,就像它龐大的鐵路系統,看上去可能有些老舊,但每個系統都很完善,雖然速度不快,但多年以來,運轉正常,沒有出現大的問題。

  也有分析人士認為,在印度多黨體制下,政黨都比較關注短期的利益,沒有長期的規劃。由於是多黨聯合執政,一些主要黨派的力量比較均衡,各個政黨都有自己的訴求,政黨之間經常會扯皮,容易忽略整個國家的發展目標。

  值得注意的是,現在印度國大黨又慢慢變強。一個更強勢的國大黨將會給印度政治帶來什麼改變?這也是很多人感興趣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