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政改民意基礎充分 唐英年籲議員勿失良機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4-15 10:47:25  


 
  唐英年及律政司司長黃仁龍昨日亦特別提到,政府經仔細研究後認為,應該以立法會全部認可議員,即六十名議員,而非當時實際在任的全體議員,作為計算立法會全體議員三分二多數的基數。唐英年表示,若再有議員出缺,仍要立法會四十票支持才可通過。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兼香港《基本法》委員會主任喬曉陽肯定特區政府的政改方案,指方案符合香港《基本法》和全國人大常委會○七年的決定,也充分體現了根據香港實際情況和循序漸進發展民主的原則。他認為,方案已經朝擴大民主成分的方向,邁出了一大步。

  喬曉陽形容這個方案來之不易,值得香港社會共同珍惜。他說,在香港這樣一個多元社會裡,提出一個既符合《基本法》和人大常委會決定,又盡可能照顧到各階層、各界別利益和訴求,各方面雖不完全滿意但又都能接受的方案,是很不容易的,但特區政府“已經比較好地做到了這一點”。他表示,真誠地希望香港社會各界人士和立法會議員本包容、理性和務實的態度,順應廣大香港市民的熱切期望,支持政改方案,積極推動香港政制的民主發展,為按照人大常委會決定的時間表實現普選創造條件。

  對於泛民主派質疑人大常委會有關雙普選時間表的決定,用上“可以”實行普選而非“必定”實行普選,懷疑時間表的真確性,喬曉陽解釋,人大常委會決定中用“可以”的字眼,是因為根據“五部曲”的法律程序,政制發展仍要得到香港立法會的通過。他指,香港是個法治的社會,香港社會最注重依照法律和法定程序辦事,內地各有關方面也必須依照法律和法定程序辦事。他強調,人大常委會對雙普選時間表的“決定”,“其權威性和法律效力毋庸置疑”。而有關決定是十分嚴肅,經過深思熟慮的。人大常委會相信,經過十年到二○一七年,香港回歸二十年,已經處於“五十年不變”的中期。隨香港民主政制發展的經驗進一步積累,社會共識進一步凝聚,屆時會具備條件先後實行行政長官普選和立法會全部議員普選。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