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日元先生”:人民幣升值與否,應由中國決定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4-03 17:21:38  


  中評社北京4月3日電/在日本被稱為“日元先生”的原大藏省財務官、早稻田大學教授榊原英資和東京財團研究員關山健日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均表示,人民幣升值與否應該由中國自行決定。

  榊原英資是在回答記者有關日本社會對人民幣升值的預期及相關態度時作上述表示的。

  他說:“我個人認為,中長期來看,人民幣必然需要升值。而緩慢的升值是正確的方法。我不認為美國國會對中國施壓的做法是正確的。施壓之後,中國反而沒法實施了,美國財長對此似乎有清楚的認識,但是,美國國會卻強行主張人民幣升值。”

  他說:“我覺得,不應該給中國施壓,而應讓中國自主地實現人民幣升值。升值是一個中長期的過程,具體如何逐漸地實現人民幣升值,應由中國政府決定,這一點很重要。”

  他表示,人民幣升值應採取逐步的、緩慢的方式,不能急劇地大幅升值。現在人民幣與2005年相比升值了約21%,這種緩慢升值的做法是好的。

  在談到對1985年發達國家簽署“廣場協議”迫使日元大幅升值的看法以及日元升值過程中的經驗教訓時,榊原英資指出:“比較中國和日本的時候,必須要看到其中的不同。當時日本已成為發達國家,而中國目前還不是發達國家,並且經濟增長率非常高。借鑒日本的經驗教訓固然很重要,但是必須清楚地認識到其中的區別。”

  他還說:“日本經濟低迷是否主要是由於日元升值引起的,至今沒有定論。而我並不認為是日元升值導致了日本經濟低迷。實際上,主要是因為太在意日元升值,從而產生了泡沫。上世紀80年代末期,日經股指逼近4萬點,不動產價格也急劇上漲。後來泡沫破滅了,煩惱就接踵而至,導致了經濟低迷。這就是日本的教訓。”

  而日本著名智囊機構東京財團研究員關山健說:“2005年至2008年人民幣匯率上升,並沒有減少美國對中國的貿易赤字,也沒有對美國企業的國際競爭力改善發揮作用,由此看來,人民幣升值並不能挽救美國實業界和勞動者。”

  關山健說:“美國強烈要求人民幣升值的背景,主要是奧巴馬支持率低和失業率高等國內政治因素作用。同樣,中國也鑒於國內的情況,很難答應美國的要求。”

  他認為:“任何國家的外交政策和經濟政策都不能獨立於國內形勢,在這一點上美國、中國、日本,大家都是一樣的。只考慮國內形勢以不合理的要求強求他國是不能解決問題的。”

  他說:“我認為重要的是相互理解,了解對方國內的形勢,通過冷靜的對話,為探討雙方都能接受的解決辦法而努力。”

  關山健認為,日本經濟陷入長期低迷的主要原因是國內經濟政策的失敗,而不能歸咎於日元升值。他說:“從日本的經歷可汲取不少經驗教訓。其中首先是必須確保經濟發展穩定。匯率管理不一定是最重要的,或許通貨膨脹管理和不良債權的處理辦法才是最重要的。同時應該看到,匯率上升能促使企業努力削減成本和進行技術革新,保持和提高國際競爭力。”

  關山健還說,升值這個詞容易使人產生急劇上升的印象,人民幣匯率沒有必要急劇上升,但必須進行緩慢的調整。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