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全國地鐵安保升級 火災和踩踏事件成重點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4-03 10:48:59  


  中評社北京4月3日電/“3.29”莫斯科地鐵爆炸事件發生後震驚全球,也給我國地鐵安全防範敲響警鐘。

  地鐵交通作為一種現代化的交通手段,具有方便、快速、平穩、運輸量大的優點。另外,電氣化的動力設備還具有無污染、噪音低的好處。在世界各地現代化都市中,地鐵交通已經得到越來越廣泛的使用,甚至成為現代城市文明的標誌性設施。但是,如同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一樣,地鐵交通也有安全防範的問題。接受《瞭望》新聞周刊採訪的專家指出,值得高度關注的是地鐵可能會引發重大的公共安全事件。

  權威專家指出,目前我國北京和上海的地鐵日客流量都已接近或超過500萬人次,廣州地鐵客流量在春節、國慶等高峰期也突破了300萬人次。尤其是上海世博會、廣州亞運會即將舉行,對地鐵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應當進一步加強地鐵安防力度。

  莫斯科地鐵爆炸事件之鑒

  受訪專家分析認為,觀察“3.29”莫斯科地鐵爆炸事件,大致有四個教訓:

  一是莫斯科地鐵早高峰時段、政治敏感地段戒備較弱。

  爆炸發生地點分別是盧比揚卡站和文化公園站。盧比揚卡站位於俄羅斯聯邦安全局建築地下,距俄政府所在地克裡姆林宮不遠。而文化公園站位於高爾基公園附近,該處是莫斯科知名景點和市民主要文化活動場所。曾經考察過莫斯科地鐵系統的專家分析說,莫斯科地鐵爆炸地點都在國家政治敏感地區,政治指向明確,這提醒必須在地鐵途經的敏感地區加強戒備,擴大信息收集。

  二是莫斯科地鐵人流量極大,警力配備不足。

  在專家看來,莫斯科地鐵安全的最大漏洞在於沒有配備安檢設施,只是針對形跡特別可疑的外國人進行抽檢,面對巨大的客流量基本上是“放任自流”,沒有可靠的安全保障。由此,為了確保地鐵安全,最有效的方式還須選擇“犧牲部分效率”,尤其在高峰時段執行“適當限制客流”的措施,以進行充分的安檢。

  三是莫斯科地鐵站設計存在缺陷。

  莫斯科地鐵是世界上最深的地鐵之一,乘客乘坐自動扶梯向下進站,覺得地下仿佛深不可測,一眼看不到底部,而且站內燈光幽暗,照明度不夠。

  四是莫斯科地鐵疏散能力較弱。

  莫斯科文化公園站只有一部自動扶梯,爆炸發生後,近千名急於離開的乘客因此受困,多人受傷,場面混亂。當然,莫斯科地鐵應急處置效率高,在爆炸發生的第一時間,軍警趕到現場,疏散人群。包括市長在內的負責人迅速發表公眾講話,穩定市民情緒。在死傷百人的情況下,沒有將傷亡進一步擴大化,沒有發生次生災害,也沒有發生擁擠踩踏事件,說明其處置能力較強。

  據了解,俄羅斯國家反恐委員會提議,應盡快採取措施落實2009年聯邦安全會議“反恐構想”提出的恐怖威脅分等級制度,向居民通告危險等級。國家反恐委員會和地方行動指揮部將有權在一個地區實施類似緊急狀態的特別制度。

  俄緊急狀況部計劃擴大根據普京指示建立的危險等級通告系統,而且不僅要通告危險,還要引導避險途徑,指導避險辦法。有關信息將通過遍布大城市街道、車站、機場、地鐵和商場的大屏幕,以及公交車閉路電視等終端放送。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