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拒絕“政治的谷歌”與“谷歌的政治”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3-19 21:04:29  


 
  谷歌正在成為一個被政治化的品牌,這或許是政客們樂於見到的,但無疑也是這個已經憑藉網際網路技術創新贏得競爭優勢的知名跨國公司的悲劇。當一個商業公司缺乏應有的獨立性和商業道德準則,人們又憑什麼相信其提供的搜索內容不帶任何偏見?正如那家披露谷歌與美國政府關係的美國網站所評論的:“當想到谷歌的管理層不斷跑往白宮的路上,人們有理由擔心谷歌送來的東西,加上了多少美國政治的私貨。”

  文章認為,了解谷歌歷史的人知道,谷歌創始人相信谷歌有能力“通過信息自由傳播民主”,並奉行一個信條“不作惡”——DON’T BE EVIL。但善惡的標準又是什麼呢?它不是由谷歌公司來單方界定的,更不是由美國一個國家說了算,否則對美國有利的就是所謂“善”,對美國不利的就一概冠以“惡”名。而且,也不是看它說了什麼,而應該看它做了什麼。

  更不用說,谷歌地圖上清晰地展示著各國軍事及其他敏感設施,惟獨將美國同類設施打上馬賽克進行掩護。一些喜歡使用谷歌的中國網民也許還不知道,鋻於谷歌與美國情報部門的密切聯繫,谷歌用戶的搜索記錄都將被永久保留,以供美國情報部門掌控。據《華盛頓郵報》報道,谷歌尋求美國國家安全局支持,幫助其分析據稱來源於中國的網絡攻擊,並已與美國國家安全局達成合作協議。

  中國這些年向世界開放的心態和成果是有目共睹的,中國也會按照自己的步驟和意願逐步完善網際網路的管理,這是中國的內政。更何況,作為現實世界的延伸,網際網路是不可能做到毫無障礙的絕對自由,即使在美國也是如此,也未允許網際網路信息傳播的放任自流。“9.11”事件後,美國為了反恐需要,規定警方有權搜索公民的電子郵件通訊,甚至可在不經允許的情況下監視公民通訊,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英國、德國、瑞典等西方國家也有同樣的法案和規定。

  文章指出,無論是去是留,谷歌和美國政客合演的鬧劇終究隨著斗轉星移而被人淡忘,已擁有近4億網民的中國網際網路市場也只會日益勃興。但隨著時間推移更加清晰併發人深省的是,谷歌事件的背後,美國正在強力推行的“網絡戰”。作為世界上第一個引入網絡戰概念的國家,美國正在把網絡戰作為下一個4年必須應對的現實威脅,美國國防部秘密研發的“網絡武器”正企圖將觸角伸向網絡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有報道說,美國國務卿希拉里.克林頓今年1月7日邀請包括谷歌CEO在內的信息與網絡經營者參加的小型晚宴,討論如何利用高科技推動美國在世界各地的干預行動,鼓勵民間運動等,稱21世紀的工具諸如微博網站TWITTER、谷歌以及視頻網站YOUTUBE將是關鍵。還有報道說,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網絡戰士”也已得到廣泛運用。據悉,一貫以網絡攻擊受害者示人的美國,目前擁有“網軍”近9萬人,專業黑客達5000多名。

  或許谷歌正在做最後撤出的準備,或許谷歌仍在猶豫。但有一點是明確的:中國不會因為一家商業公司提出要挾,而允許它破壞市場的規則和法治準則。一家美國的網際網路公司企圖改變中國社會和法律制度的行徑是狂妄和可笑的。中國不歡迎“政治的谷歌”和“谷歌的政治”。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