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台灣工商時報:中國與美債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3-12 09:35:01  


  中評社台北3月12日電/台灣工商時報今天社論指出,若想一窺中國的經濟政策,一定要注意“兩會”的動態。因為,中國領導階層慣用“兩會”平台,宣布未來一年的財經走向。近日來國際媒體齊聚北京的人民大會堂,果然守候到中國對於中美經濟關係的重大宣示。 

  中國人民銀行的副行長,同時也是外匯管理局的局長易綱說:“中國購買美國國債是一種市場投資行為,不希望這件事政治化。我們是一個負責任的投資者,在投資過程中,完全可以達到互利與雙贏的結果。”此項聲明,一掃開春以來,國際間深恐中國出於政治考量故意拋售美國國債的陰霾。 

  美國國債是美國政府融通鉅額赤字的工具,也是全世界流通金額最大、流動性最高的金融資產。這個市場如果崩盤,將是全球金融的災難。中國一向是美債的最大持有者,但是晚近卻有驚人的變化。根據美國財政部所公布的2009年12月份統計資料顯示,中國大幅減持美債達342億美元,所持之總額降至7,554億美元,落居日本的7,688億美元之後。 

  這項消息引發國際間的深度憂慮,倫敦的金融時報就用jittery和twitchy等字眼形容美債市場的不安。事實上,中國的確有拋售美債,向美國示威的動機。原因是:美國軍售台灣、美國總統接見達賴喇嘛、美國批評中國管制網際網路,以及雙方在氣候變遷和制裁伊朗核武等議題上的衝突。其中,最令中國無法忍受的是:美國施壓,要求中國鬆手讓人民幣升值。所以,中國的非官方人士經常在各種場合放話,提議用美債作武器,制衡美國的不友善舉動。 

  動機既然存在,行動是否已經付諸實施?針對這項問題,國際間的分析是:美國財政部的統計資料失真,中國未曾減持美債,而且對於拋售美債一事,中國不是“不為”,而是“不能”。 

  就美國財政部的統計資料(Treasury International Capital data)而言,各國央行直接買賣的美債固然顯示在報表上,但是委託金融機構代為操作的美債卻沒有歸戶到各國央行的項下。所以,中國直接持有的部位減少,並不代表中國實際持有的美債下降,因為中國可能暗中透過國際金融中心的金融機構間接買進美債,致使實際持有的部位不僅沒有減少,反而增加。佐證之一是:香港金融機構所持有的美債在去年10月至12月間,增加了757億美元,至於同時期的倫敦則增加了684億美元。不過,如何解釋中國在去年12月份直接減持的342億美元,仍費疑猜。因此,中國是否曾經在市場上故意拋售過美債,真相可能就只有中國和美國政府明白。 

  另一種說法是:中國想拿美債當武器,非不為也,是不能也。因為,中國有2.4兆美元的外匯存底,而且每個月以300億至400億美元的金額持續增加。這世間除了美債外,全球沒有第二個規模夠大、夠深,又富流動性的市場容納得下這筆鉅資。因此,中國被迫將三分之一的存底泊在美債上,三分之一的存底購買以美元計價的資產,最後的三分之一才配置在以其他貨幣計價的資產上。中國想減持美元計價資產,並盡一切可能朝其他貨幣分散配置,這終究只是一個夢想,而不是一件可能達成的任務。所以,不是不為,而是不能。 

  然而,中國持有近8,000億美元的美債是鐵的事實,如果真的在市場上拋售出來,絕對是全球金融的“大規模毀滅性武器”,屆時美元會巨幅貶值,而美元每貶值1%,中國外匯存底的價值就會減損240億美元。所以,如果以美債做武器,中國開戰後定能重創美國,但是也會斲傷自己。因此,一切有關冷戰時期,霸權在核武對峙下保證相互毀滅對方的思維和邏輯,都適用於今日的中國拋售美債議題。 

  世人皆知,2010年的經濟能否穩健復甦,繫於G2的經濟關係,如果中國與美國的貿易與匯率衝突能夠降溫,變數就會大幅縮減。所以,中國人民銀行關於美債的表白,確實能起緩和的作用,全世界因此都鬆了一口氣。但是,中國今年2月的出口年增率竟然高達45.7%,比1月份的21%高出一倍有餘,此顯示人民幣升值的空間持續放大,中國再也不能堅持現行的匯率政策和匯率水準。所以,台灣必須作好準備,如果認為人民幣升值是外國事務,屆時一定措手不及。台“中央銀行”、“經濟部”、“金管會”與“勞委會”都必須明白。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