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政協委員呼籲設立《足球法》 遏制假球黑哨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3-10 08:59:22  


  中評社北京3月10日電/中國足球“假賭黑”現象屢禁不止,已有全國政協委員建議盡快給中國足球立法,從體制上入手,讓中國足協徹底走職業化道路。

  “中國足協一方面是權力機構,另一方面又是具體的市場行為主體,權力與金錢的關係如此直接而密切,公平公正如何保障?腐敗如何避免?”該委員直言,設立《足球法》是解決中國足球現階段問題的當務之急。

  對此提議,眾多足球人表示贊成。昨天,一位足球教練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意味深長地說:“是到了該用法制來管理中國足球的時候了。足球就是足球,不要搞什麼‘特色’。世界上的足球都一樣是圓的,所以規則也應該一樣。既然足球要走市場,就要真正把足球視為產業,嚴格按照市場規律辦事。而中國足協則要找回其真正的身份和定位,足協就是一個社會團體,除了具有管理的功能,同時在協調和服務功能上應該發揮更大的作用。未來的中國足球不應該是由某個機構或某個人來管理,而是應該由法制來管理。”

  據時代商報報道,中超聯賽重新走上正軌,足壇“反賭打黑”風暴歷時已近半年。這場風暴正如眼下的節氣“驚蟄”——春雷乍動,驚醒蟄伏在土壤中“冬眠”已久的“蛀蟲”。只是眼下的“風暴”似乎還並沒有偃旗息鼓的意思,“蛀蟲”也依然如潮如湧。

  “從足球俱樂部老板到地方足協官員再到中國足協高層,以及曾經的‘金哨’、‘名哨’相繼被圈進‘反賭打黑’風暴,整個中國足壇幾乎沒有一處不被‘假賭黑’所侵襲。”昨天,一足壇名宿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口吻沉重地說,“聽說接下來司法部門調查的重點將轉移到中超老板和現役球員上,如此這般,中國足球恐怕真要被扒個精光了。但轟轟烈烈的‘打假反賭風暴’並不治本,中國足球要想脫胎換骨,體制若不變,一切都是無用功。”

  如果說已經蔓延到中國足球圈裡的“反賭打黑”風暴令每個足球從業人員惶惶不可終日,那麼未來很長一段時間中國足球恐怕都擺脫不了這股風暴留下的“後遺症”。事實上,早在兩年前,身為圈內人的某地方足協官員就已經意識到了中國足球的“大地震”即將到來,但這場“地震”輻射面之廣、破壞力之強、持續時間之久卻也令其始料不及。

  “作為最先扛起改革大旗的中國足球,本來是應該有著不錯的發展前景的,但在以利益和權力為主導的中國足球大環境下,足球儼然成了某些權力人物大肆斂財的工具。一個個利益集團打著拯救足球的旗號粉墨登場,但背地裡卻利用足球各取所需,當達到自己的目的後便扭頭走人。”在談到中國足球改革的路子越走越偏,越走越窄,甚至是走進了“死胡同”時,一位前地方足協主席的話顯得深刻透徹,“我們一些足球領導者用‘中國特色’阻攔了足球的改革開放,用‘中國規則’破壞了國際通用規則。而這麼做的結果就是中國足球披著職業化的外衣,卻做著偽職業的事情。特別是半計劃體制半市場化造成了足球管理層的權力失衡。”

  其實,眼看著中國足協“掌門人”如走馬燈般換了一個又一個,有專家就曾指出:“換‘掌門人’只是個形式,最主要的是要認清中國足協在中國足球改革、發展的進程中到底應該扮演一個什麼樣的角色。如果中國足協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這個體制不變化,在中國足壇出現的‘假賭黑’現象就不可能得到徹底肅清。”

  在中國足協“新掌門”韋迪上任之後,已經在多個場合公開說:“我希望在臨退休前中國足協能夠實現政企分開、管辦分開。”而邁出這一步的意義絕不亞於中國足球邁出職業化改革的第一步。在韋迪看來,中國足協只有真正實現政企分開、管辦分開,中國足球的職業聯賽才能像歐洲一樣達到真正的職業化。據韋迪預測,在未來兩三年之內,中國足球就會有一個新的管理格局出現。

  去年年底,曾有中超俱樂部投資人向本報記者抱怨:“2009年中超聯賽的收益是1.5億元,但年底時各中超俱樂部得到的分紅卻只有區區180萬元,即使加上每家俱樂部得到的400萬元裝備,中國足協的整個支出還不到一個億。那麼,剩下的近6000萬元哪去了?對此,中國足協沒有給我們做出任何解釋!”現在回想起這個插曲,也就不能理解以南勇、楊一民為首的中國足協高層為何會卷進“反賭打假風暴”。

  在“兩會”期間,已經有不少代表向同為全國政協委員代表的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崔大林建議說,中國足協必須政企分開,少“沾”錢,從制度上防止腐敗。這一建議得到了崔大林的認同。如此看來,中國足球體制改革已成大勢所趨。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