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兩會觀察:人民幣 踩著小步舞曲前進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3-09 16:24:23  


  中評社香港3月9日電/人民幣在北京“兩會”的會內會外都是熱門話題,人民幣升不升值,在北京經濟界有三種觀點,一種是認為人民幣自當升值,而且應一步到位,既是緩解國際壓力,又是為調節通脹的壓力;一種認為人民幣現在只有升值的外部壓力,沒有升值的內部要求,現在也不是動手的時機;還有一種觀點,是絕對支持保持匯率穩定,人民幣匯率應貼著市場,可升可跌。

  台灣經濟日報報道,經濟界爭論不休的同時,是國際的壓力重重。如果說美國提高聲調力壓人民幣升值,是中美關係緊張的一環,可以理解。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經合組織(OECD)也相繼向人民幣匯率施壓,就得要思量一下了。

  中國經濟界對人民幣匯率的思量,一類是通貨膨脹決定論,以通脹威脅的大小,來決定匯率該不該升;一類是外貿影響論,認定匯率影響出口,出口影響就業;還有一類是政治匯率論,認為匯率是中美間的扯皮,過去要拉美國,就要聽美國,現在要平起平坐,自行話事了。

  面對方方面面的聲音,中國決策部門又是如何思量呢?近年以來,人民幣匯率的問題,巳不只是央行可以決定,也不是主管副總理一個人可以拍板,而是中共領導層要會商的大事。

  較權威的消息說,面對國際經濟形勢的變局,根據中國經濟的走勢,中共主管領導巳要求國務院相關部委展開調研,然後會商,會商結果會在更高層級上討論,最後才會拍板。在今次人大會議前,相關的部委會商巳經完成,但不排除借兩會之機,在更大範圍內聽取意見,也參考更多的國際因素,由之形成更妥善的決策。

  “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上的基本穩定”,在今次人大上,寫進了溫家寶的政府工作報告,但在這句話的前面,加了一句,叫做“繼續完善人民幣匯率成機制”。這個定調雖是陳年老酒,聞起來卻是可圈可點,品下去是可進可退。

  由此可看出,人民幣匯率問題的決策框架巳經形成,但應對之策還有待商量。就目前來看,要看四大因素,一是“箭靶”因素,面對國際經濟變局,人民幣匯率成為各方攻擊標的,壓力倒底有多大;二是“熱錢”因素,人民幣升值,會不會令熱錢急增,威脅中國經濟的穩定;三是通貨膨脹因素,通膨的威脅,是否巳經減緩,還是會再度捲土重來;四是國內宏觀調控,“雙率”即匯率和利率的工具,應當協調應用。

  在現階段,決策者會做三件事,一是在人民幣匯率保持基本穩定的同時,擴大人民幣匯率的波幅空間,人民幣匯率本來就是要合理浮動,浮動與升值,是兩個層面的意思,但又互為作用;二是採取多方措施,化解一旦需要升值,出現熱錢進襲的威脅,外匯管理當局巳展開外匯換匯交易的試驗,今年可能擴大至數千億美元;三是為推動外向型企業轉型,不是進軍海外,就是掉頭服務內需,以避免一旦升值出現的困難。最後也可能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周小川暗示的“特殊的匯率形成機制”,暗中改變釘死美元的匯率形成機制,漸變為更靈活的匯率形成機制,相信當局巳開始大膽的實驗。

  要而言之,雖不排除出現特殊情況,當局突然宣佈人民幣升值的驚人之舉,但在現有的狀態下,人民幣匯率會踩著小步舞曲的點跳動,不斷舒緩壓力,就像中國經濟可能的走勢,前不變後大變。 


    相關專題: 全國人大、全國政協十一屆三次會議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