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官民熱議“創造條件批評政府” 多名高官表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3-09 12:29:25  


 
媒體:公眾批評是政府前進的動力

  媒體同樣高度關注溫家寶表態。有評論認為,“創造條件讓人民批評政府、監督政府”,是溫總理本次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的一大亮點。這句話不僅充分肯定了百姓對政府的批評權,還明確表示要創造條件兌現這項權利。評論指出,這不僅是對常識的強調,更可視作權力的一次表態和對批評的一種定性。有了這樣的表態和定性,批評的合理性被更充分肯定,“批評力”因此更加增強。強化公眾對政府的批評權,是提高政府執政能力的重要訣竅。

  有媒體指出,現在,人民監督批評政府的門檻還比較高,批評監督政府在有的地方還存在著一定的風險。只要公民不是惡意傳播謠言並對社會造成實質性危害,都只是普通的民意表達而已。看來,要“創造條件讓人民批評政府、監督政府”,一些地方要做的,不是把總理的話當成口號表決心,更重要的是必須認真審視權力的邊界,至少不能再讓地方政府濫用權力“跨省追捕”公民的惡性事件重演。

制度方面應從細落實 

  媒體和學者在為溫家寶總理這番表態叫好的同時,也坦言,要讓公眾批評政府的權利更充分地實現,還應該在制度方面從細落實。

  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遲福林認為,有三個方面的條件有待進一步完善。首先是信息平台,這是一個基本條件。只有讓大家充分了解了政府在做什麼,怎麼做的,才能夠談得上去批評、監督。其次,需要有一個協商制度,一些重大的涉及到公眾切身利益的民生事項,其決策制定應當通過聽證、協商等方式來產生。第三,是要有一個參與機制,讓社會公眾及廣大的非政府組織都能夠廣泛參與進來。

  新華網發表評論文章強調,要積極主動地創造各種條件“接受人民批評和監督”。文章稱,政府要完善公開辦事制度、信息公開制度,政府做了什麼要讓群眾知道,涉及公眾利益的決策要向群眾徵求意見。同時,還要完善行政複議、行政審判等糾錯機制,讓政府的錯誤行為能得到及時糾正,群眾的利益得到及時維護。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