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推動人心回歸 梁振英與他的“人心工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3-08 01:17:47  


梁振英在推動增強港人“家是香港”的認同感。(中評社記者攝)
  中評社北京3月8日電(記者 陳慶祥 梁卓鈞)進人梁振英的網站,首頁就是他個人對香港回歸後的一個想法,“七百萬人是一‘家’是香港”。 梁振英向記者說,他正在推動一個“人心工程”,希望重塑香港與國家的關係、與全民族的關係,另外一個就是香港人個體與集體的關係。

  梁振英說,他寫過一個文集,題目是“家是香港”。七十年代,香港政府推出一個口號“家在香港”,並拍了些電視劇等等。“家在香港”推出的背景是在七十年代,內地文革結束了,早年由內地到香港的人年紀都大了,他們第二代都成家了,不可能再回家鄉,於是當時的政府推出“家在香港”口號,講的是一家人與香港的空間關係。

  但他認為,“家在香港”到今天已經不符合香港的需要,所以才提出“家是香港”的說法,七百萬人是一家,相互之間有承擔、有責人也有權利,香港這片土地就是我們的家。但這個覺得,這個“人心工程”的建立,需要很長的時間。

  梁振英在訪問中指出,香港在回歸前很長很長的一段時間,不論港英政府還是市民,對未來都沒有長遠規劃,致使香港人對香港這地方,心態有點像住酒店。到現在,香港還有一部份人的心態還是這樣。

  他以自己的經歷來闡述香港人過去幾十年的“過客”心態。五十年代出生的他,父母和很多他那一代人的父母一樣,都是因為動亂、戰爭從內地到香港,他念小學的時候,父母老是想回家鄉,感覺香港只是一個他們暫時住下來的地方。但到我父母五十幾歲,年紀大了,就不再講回家鄉。然而,當他們那一代二十幾歲,出社會工作,就碰到82年中英談判,很多人在想移民。

  他說,直到96年底開始,董建華高票當選第一任特首,香港的老百姓因為不用想移民了、不想回故鄉了,才開始想過去沒有想的長遠問題。


    相關專題: 全國人大、全國政協十一屆三次會議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