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5日,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舉行開幕會,聽取和審議國務院總理溫家寶關於政府工作的報告。 |
中評社香港3月6日電/美國《華爾街日報》3月5日載文《〈政府工作報告〉的變與不變》,摘要如下:
每年“兩會”期間中國國務院總理所做的《政府工作報告》都被視作最好的政策風向標。但是,近幾年《政府工作報告》的篇幅都在兩萬字左右,內容和表述也大同小異,要想找到不變中的變並不輕鬆。也許《政府工作報告》本身也需要“節能減排”,至少應該出一個重點突出的“精編版”。在此,只是簡單梳理一下去年和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的變與不變,當然難免掛一漏萬。
一般說來,《政府工作報告》中涉及的具體數字是要變的,但這個變中也有一些玄機,特別是在回顧過去一年工作的部分中,每年只是去“粗”取“精”地回顧,並沒有全面回顧核心的經濟指標。
比如,2009年的報告中開篇就回顧了2008年的進出口貿易總額和實際利用外資數據,由於2009年這兩個數據表現不佳,在今年的報告中只是在不起眼的部分提及,而且還沒有公布漲幅,因為它們都出現了同比下降。值得強調的是,在報告中經常會出現只提及絕對數字不提及漲幅的現象,一般情況下這都意味著該指標的漲幅不盡如人意。
另外,雖然2009年的報告中沒提2008年CPI的具體漲幅(因為2008年CPI上漲5.9%,超過了4.8%的既定目標),但畢竟還有“物價總水平漲幅得到控制”的表述,而今年的報告甚至沒有提及2009年CPI的表現,因為既定目標(上漲4%)與實際值(下降0.7%)相差甚遠,當然更沒有提及貨幣供應量和新增貸款等表現異常的數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