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溫家寶《政府工作報告》(全文)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3-05 12:19:45  


   
  認真落實促進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各項規劃和政策。加快推進主體功能區建設。重點抓好西藏和四省藏區、新疆經濟社會發展政策的制定和實施工作。
   
  加強對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和貧困地區的支持。實施區域發展總體戰略,重在發揮各地比較優勢,有針對性地解決各地發展中的突出矛盾和問題;重在扭轉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差距擴大的趨勢,增強發展的協調性;重在加快完善公共財政體系,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三)加大統籌城鄉發展力度,強化農業農村發展基礎 
   
  在連續6年增產增收之後,更要毫不鬆懈地抓好“三農”工作。要按照統籌城鄉發展的要求,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進一步強化強農惠農政策,協調推進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農村現代化,鞏固和發展農業農村好形勢。
   
  促進農業穩定發展和農民持續增收。穩定糧食生產,擴大油料種植面積,增加重要緊缺農產品供應,大規模開展糧棉油糖高產創建,大規模開展園藝產品生產和畜牧水產養殖標準化創建,保障“米袋子”、“菜籃子”安全。
   
  繼續實施對種糧農民直接補貼,增加農資綜合補貼、良種補貼、農機具購置補貼,中央財政擬安排補貼資金1335億元,比上年增加60.4億元。進一步提高糧食最低收購價,早籼稻、中晚籼稻、粳稻每斤分別提高3分、5分和1毛錢,小麥每斤提高3分錢,繼續實施重要農產品臨時收儲政策,讓農民得到更多實惠。
   
  加強對產糧大縣、養豬大縣、養牛大縣的財政扶持。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業,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支持批發市場和農貿市場升級改造,推動生產與市場對接。促進農民就業創業,多渠道增加農民收入。進一步加大扶貧開發力度。我們要堅持不懈地消除貧困落後,讓農民群眾早日過上富裕安康的生活。(掌聲)
   
  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堅持財政支出優先支持農業農村發展,預算內固定資產投資優先投向農業基礎設施和農村民生工程,土地出讓收益優先用於農業土地開發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
   
  中央財政擬安排“三農”投入8183億元,比上年增加930億元,地方各級財政也要增加投入。以主產區為重點,全面實施全國新增千億斤糧食生產能力建設規劃。
   
  以農田水利為重點,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大中型灌區的配套改造,擴大節水灌溉面積,建設高標準農田,完成大中型和重點小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任務。以良種培育為重點,加快農業科技創新和推廣,實施好轉基因生物新品種培育科技重大專項。
   
  積極推進現代農業示範區建設。加快建設鄉鎮和區域性農技推廣、動植物疫病防控、農產品質量監管等公共服務機構。 
   
  深化農村改革。毫不動搖地堅持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加快完善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現有土地承包關係要保持穩定並長久不變。
   
  加強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管理和服務,在依法自願有償流轉基礎上發展多種形式規模經營。 
   
  繼續推進農村綜合改革。完善集體林權制度改革配套政策。啟動國有林場改革。繼續推進草原基本經營制度改革。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提高農業組織化程度。加快培育小型農村金融機構,積極推廣農村小額信用貸款,切實改善農村金融服務。深入推進鄉鎮機構改革。
   
  統籌推進城鎮化和新農村建設。堅持走中國特色城鎮化道路,促進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著力提高城鎮綜合承載能力,發揮城市對農村的輻射帶動作用,促進城鎮化和新農村建設良性互動。
   
  壯大縣域經濟,大力加強縣城和中心鎮基礎設施和環境建設,引導非農產業和農村人口有序向小城鎮集聚,鼓勵返鄉農民工就地創業。
   
  城鄉建設都要堅持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和最嚴格的節約用地制度,切實保護農民合法權益。推進戶籍制度改革,放寬中小城市和小城鎮落戶條件。有計劃有步驟地解決好農民工在城鎮的就業和生活問題,逐步實現農民工在勞動報酬、子女就學、公共衛生、住房租購以及社會保障方面與城鎮居民享有同等待遇。
   
  進一步增加農村生產生活設施建設投入,啟動新一輪農村電網改造,擴大農村沼氣建設規模,今年再解決6000萬農村人口的安全飲水問題,實施農村清潔工程,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
   
  我們要讓符合條件的農業轉移人口逐步變為城鎮居民,也要讓農民有一個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園。(掌聲)   
   
  (四)全面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
   
  教育、科技和人才,是國家強盛、民族振興的基石,也是綜合國力的核心。
   
  優先發展教育事業。強國必先強教。只有一流的教育,才能培養一流人才,建設一流國家。要抓緊啟動實施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著重抓好五個方面: 
   
  一是推進教育改革。要解放思想,大膽突破,勇於創新,鼓勵試驗,對辦學體制、教學內容、教育方法、評價制度等進行系統改革。堅持育人為本,大力推進素質教育。探索適應不同類型教育和人才成長的學校管理體制和辦學模式,提高辦學和人才培養水平。鼓勵社會力量興辦教育,滿足群眾多樣化的教育需求。
   
  二是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在合理布局的基礎上,加快推進中西部地區初中校舍改造和全國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盡快使所有學校的校舍、設備和師資達到規定標準。為農村中小學班級配備多媒體遠程教學設備,讓廣大農村和偏遠地區的孩子共享優質教育資源。加強學前教育和特殊教育學校建設。加大對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教育的支持。
   
  三是繼續加強職業教育。以就業為目標,整合教育資源,改進教學方式,著力培養學生的就業創業能力。 
   
  四是推進高等學校管理體制和招生制度改革。進一步落實高等學校辦學自主權,鼓勵高等學校適應就業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調整專業和課程設置,推動高等學校人才培養、科技創新和學術發展緊密結合,激勵教師專注於教育,努力建設有特色、高水平大學。創建若干一流大學,培養傑出人才。中央財政要加大對中西部高等教育發展的支持。 
   
  五是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從多方面採取措施,吸引優秀人才投身教育事業,鼓勵他們終身從教。重點加強農村義務教育學校教師和校長培訓,鼓勵優秀教師到農村貧困地區從教。加強師德教育,增強教師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教育寄托著億萬家庭對美好生活的期盼,關係著民族素質和國家未來。不普及和提高教育,國家不可能強盛。這個道理我們要永遠銘記。 
   
  大力發展科學技術。要認真貫徹自主創新的方針,全面推進創新型國家建設,加快實施科技重大專項。著力突破帶動技術革命、促進產業振興的關鍵科技問題,突破提高健康水平、保障改善民生的重大公益性科技問題,突破增強國際競爭力、維護國家安全的戰略高技術問題。
   
  前瞻部署生物、納米、量子調控、信息網絡、氣候變化、空天海洋等領域基礎研究和前沿技術研究。深化科技體制改革,著力解決科技與經濟脫節的問題,推動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建設,促進科技資源優化配置、開放共享和高效利用。
   
  要大力實施知識產權戰略,加強知識產權創造、應用和保護。進一步激發廣大科技工作者和全社會的創新活力。 
   
  加快人才資源開發。人才是第一資源。要統籌推進各類人才隊伍建設,突出培養創新型科技人才、經濟社會發展重點領域專門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積極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
   
  建立健全政府、社會、用人單位和個人等多元化的人才培養投入機制,充分發揮市場配置人才資源的基礎性作用,努力營造人才輩出、人盡其才的制度環境,建設人力資源強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相關專題: 全國人大、全國政協十一屆三次會議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