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國鐵路井噴式發展受質疑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2-28 10:36:10  


  中評社北京2月28日電/“井噴式”、“跨越式”、“飛速”——以上皆是媒體與坊間形容2009年中國鐵路建設的常用詞匯。在獲得國家4萬億經濟刺激蛋糕上的豐腴一塊之後,中國鐵路發展也開始“全面提速”,據接受《財經》採訪的多位專家預測,這種加速發展趨勢在2010年將持續下去。

  這種加速度發展在今年年初就已初見端倪。記者自鐵道部獲悉,一月份全國鐵路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218億元,比去年同期大增73.4%,完成固定資產投資額占全年總額將近四成。其中基本建設投資2337億元,同比增長53.1%。在中國鐵路井噴式擴張的同時,關於重複建設、資源浪費、運能效率低下的擔憂與質疑,亦隨之產生。

  北京交通大學運輸經濟理論與政策研究所副所長李紅昌坦言,中國在鐵路建設發展過程中存在定位失誤和投資浪費問題,其突出表現是:鐵路客運專線修建標準過高,速度目標值超過現階段我國經濟的實際需要;平行線路修建過多,導致未來鐵路資源利用度不高;鐵路建設與地方實際需求結合度不高,導致重複建設情況;鐵路投資建設體制本質上仍然是傳統的工程建設指揮部模式,鐵路資金利用效率低下。

  在鐵路建設目標方面,美國鐵路專家大衛•伯恩斯(David Burns)認為,鐵路一方面要關注速度(speed),另一方面更加關注頻率(frequency),高速不能解決鐵路全部問題。

  北京交通大學榮朝和教授認為,鐵路速度一般200公里就可以滿足實際需要了,大多數鐵路沒有必要達到350公里及其以上。過高的運營速度,不僅能源消耗過高,客票收入無法彌補全部運營成本,也使後期維修成本過高,而且存在較高的技術風險。

  李紅昌不反對建設一部分300公里甚至350公里及其以上客運專線,但反對建設過多的客運專線。他指出,我國消費者的時間價值,只有當人均GDP達到2萬美元左右時,才可以承擔起這麼高的運營速度。

  在平行線路方面,從理論上來看,200公里的鐵路複線可以滿足100年的需要,通過增長客貨運輸密度,購置機車車輛,優化調度指揮,可以滿足日益增長的客貨運輸需求的。當然,修建第二條複線鐵路也就足夠了。但中國的京津城際、京滬高鐵以及既有鐵路,明顯存在重複建設和浪費現象。一些部委和地方政府領導追求所謂“政績工程”,喜歡建設不能兼容貨運的平行客運專線,使很多不應該上馬的項目也上馬了。

  李紅昌表示,建設過多的鐵路線路,會產生後續的運營費用、維護費用、占用土地費用以及大量的機會成本支出。所以,有必要否決大量鐵路平行線項目。

  另外,大量鐵路線位、站位、速度目標值、功能定位等,不能滿足地方實際需求。而國外區域鐵路和城市鐵路都要考慮地方實際需求,根據當地的客貨分布、人口、經濟發展速度和方向、工業分布等因素,來確定鐵路建設項目問題。

  對此,李紅昌認為有必要學習國外MPO(Metropolitan Planning Organization,大都市區規劃組織)組織的經驗,充分考慮地方政府和利益相關者的意見,增加鐵路項目的科學性和效益性。

  在鐵路投資建設管理體制方面,中國鐵路投資建設制度不健全,仍然傳承傳統的工程建設指揮部模式,沒有人真正對工程項目的投資、成本、收益負責任,導致“三邊工程”大量出現,管理出現大量漏洞,尋租現象也從而出現了。

  對於可能造成的後果,李紅昌出言直率:“不改變鐵路既定的發展路徑,經濟規律會對違反經濟規律的行為給予最終的報復。”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