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專家解讀:美歐聯手制華的三大原因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2-25 10:26:42  


  中評社北京2月25日電/中國日報網發表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研究員餘翔的文章說,英文《中國日報》2月25日評論版頭條:中國、歐洲和美國三者之間一直存在一個“隱形”的三角博弈關係。

  每當中美“交惡”時,中國和歐洲的關係必然升溫;中歐關係出現波折時,中美便進入蜜月期。但金融危機發生後及近一段時期中國與美歐之間的諸多紛爭表明,歐美聯手打壓中國態勢正“悄然”成形,傳統的中美歐相互制衡的三角關係或將失衡。 

  歐洲與中國在傾銷與反傾銷、英籍毒販阿克毛問題、究竟誰該為哥本哈根氣候變化峰會失敗承擔責任等問題上的分歧還未解決,美國又就谷歌事件、對台軍售、涉藏及“軍事透明度”問題等挑起對華事端。此外,由於中國並未按美歐對國際貿易失衡、伊朗核問題、緬甸局勢、非洲事務、全球氣候變化等問題開出的“藥方”直接“抓藥”,美歐便一直在相關問題上糾纏不休。歐美“你方唱罷,我登場”,聯手夾擊中國之勢明顯。 

  美歐聯手制華有其現實必然性。 

  其一,金融危機衝擊世界格局的必然結果。此次“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機的影響是全方位的,世界經濟的重心開始由西方向東方轉移。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興國家的迅速崛起要求改變現存的世界格局,損失部分既得利益的歐美國家必然心態複雜。五十年前歐洲強大的軍事實力和政治影響力已從絢爛中歸於平淡。美國實力和地位的相對下降逼迫奧巴馬在對外演講中把美國從“最重要的國家”變成了“最重要的國家之一”,奧巴馬用詞上的變化不是出於虛偽而是無奈。但長期以來美歐中心主義和文明優越感使得美歐很難迅速接受中國的迅速崛起,歐美不會甘心根本放棄對國際事務的主導地位。雖然歐美之間也存在角力,但是面對共同的戰略競爭對手,歐美則有太多的理由“求同存異”,共同聯手。 

  其二,美歐必須為緩慢的經濟復甦找到一個合理的解釋,而中國正是這個“解釋”。近期中國公布的2009年經濟數據表明,中國V形復甦已經確定,2009年8.7%的GDP增長率令世界驚訝。與中國強勁復甦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美歐復甦的緩慢,美歐民眾不滿情緒越來越大,對此美歐亟需給出一個“客觀”原因。2009年取代德國成為出口冠軍之後,今年還將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是一個理想選擇。 

  美國和歐洲似乎都為本國失業率居高不下、經濟復甦緩慢等“病症”從中國找到了“病因”,中國“不負責任”的擴張性財政貨幣政策、人為壓低的人民幣匯率和重商主義的貿易發展戰略等等都成為美歐指責的對象。美歐更是借機頻頻華揮舞保護主義大棒,主動挑起多項貿易摩擦。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